《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幼兒園重要的“生命課程”——種植活動,種植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親子種植活動,家長在教師循序漸進、系統(tǒng)化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連續(xù)性、廣泛性、感染性、及時性等特點的積極作用,提高家長科學指導幼兒的能力,提升家庭教育實效。在幼兒親歷種植的過程中,認識植物世界,感受植物生長過程,并在播種、澆水等活動中,體驗勞動的樂趣,促進幼兒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提升幼兒觀察、探索、表達、比較等多方面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耐心、責任心,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一、在家庭中創(chuàng)設種植的環(huán)境和氛圍

“會說話的環(huán)境”不僅適用于幼兒園,也同樣適用于家庭。在親子種植活動中,種植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也同樣重要。家庭種植環(huán)境是親子種植活動的必備物質基礎,是幼兒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基地。在親子種植活動中,家庭環(huán)境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開辟適宜于開展親子活動的種植角

可以在陽臺、樓頂、花園等位置開辟出親子種植角,為方便幼兒操作,一是位置應該較低,便于幼兒開展播種、澆水等種植活動;二是面積適宜,可以是幾個花盆,也可以是1~2平方米的平整土地,土壤要安全,無鐵釘、玻璃碴等不安全物品;三是光線較好,適宜于開展種植活動;四是選址要安全,欄桿等防護措施牢固,能確保幼兒的安全。

(二)提供必要的種植工具

《指南》中明確提出:為幼兒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親子種植活動中,可以提供的工具主要有:水壺、小鏟子、小耙子、剪刀等,也可以準備地膜、肥料等。

(三)放置觀察記錄表和筆,便于家長和幼兒隨時進行記錄

(四)創(chuàng)設良好的種植氛圍

1.可以張貼所種植植物的生長圖片,便于幼兒將知識與實踐活動之間建立聯(lián)系,并獲得自己的經驗。

2.張貼幼兒和家長開展種植活動的照片,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獲得繼續(xù)開展種植活動的動力。

3.家庭中多開展談話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興趣。

二、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一)幼兒園、班級開展系列指導活動,提升家長的種植素養(yǎng)

1.在課題開始之前,通過多種形式使家長了解此次活動的目的和重要意義,建立參加活動的動機,并堅持參加活動。特別是認識到家園共育對于孩子觀察力培養(yǎng)具有的重要意義。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問卷、專題培訓、知識推薦及面對面交流等形式。

2.通過《石泉縣幼兒園親子種植手冊》等形式,了解大蒜、洋蔥、小白菜、韭菜、吊蘭等常見植物的種植方法,豐富家長的種植知識,確保親子種植活動的開展。

(二)幫助家長建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

1.通過《指南》中科學領域的專題學習、家長培訓等形式,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學習形式和發(fā)展特點,充分尊重幼兒的發(fā)現(xiàn)成果及主觀體驗,不要將自己的觀察所得強加給幼兒。

2.以種植活動為基礎,進行語言、社會等各領域的學習,并指導家長建立“五大領域”緊密結合的教育模式。在種植活動中,不僅可以開展科學種植,也可以開展談話、唱兒歌、繪畫等活動。

3.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生的沒有耐心、不能持之以恒等現(xiàn)象,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積極性感染和帶動幼兒。

(三)提升家長的指導能力

1.通過《指南》培訓,解決家長家庭指導的通識性問題,為種植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向家長推薦如何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的相關文章,學習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的知識,便于家長了解幼兒觀察能力的水平和發(fā)展狀態(tài),在幼兒發(fā)展現(xiàn)狀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開展種植活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進行面對面交流、智慧樹客戶端交流,解決家長在指導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指導家長循序漸進地開展種植活動,并注意觀察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水平,為后續(xù)的活動指引方向。

三、及時進行種植過程和成果的反饋和交流

(一)幼兒園常用的策略有:

1.通過微信公眾號、智慧樹客戶端、幼兒園宣傳欄、電子屏,做好親子種植活動的宣傳,在全園教師、家長、幼兒范圍內樹立科學親子種植活動理念。

2.通過家長學校的針對性培訓,從植物選擇、種植方法、家長指導等宏觀角度對家長進行指導,幫助家長樹立科學指導理念。

3.做好全園親子種植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4.對班級開展親子種植活動給予必要的理論支持,做好教師的種植常識、親子種植活動指導方法等方面的指導和培訓,確保全園親子種植活動方向明確。

(二)班級常用的策略有:

1.通過家長會、智慧樹教師版等形式,分享親子種植的相關資料,對親子種植活動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家長更加有實效地開展家庭親子種植活動。

2.對親子種植活動進行規(guī)劃,指導家長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開展活動,例如:小班適宜于在家長協(xié)助下開展播種、澆水、談話、觀察等活動;中班在此基礎上開展觀察記錄、繪畫、拍照等活動;大班在中班的基礎上開展除草、施肥、收獲分享等活動。

3.開展親子種植過程及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對親子活動的過程和成果給予肯定,并及時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亮點提出科學的判斷。特別應該對于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

4.班級中應該做好親子種植活動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工作,為科學指導家庭開展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調整后續(xù)的指導策略。

(三)家庭中常用的策略有:

1.帶幼兒參觀蔬菜和花卉的種植園地,讓幼兒感受到植物的多種多樣,以及植物從種子—發(fā)芽—長葉子—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并在參觀中,感受植物的明顯特征,產生種植的興趣。

2.在整個種植活動中,幼兒全程參與。從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材料準備開始,幼兒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觀察表達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為堅持開展活動產生積極動機。

3.在活動中,家庭成員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及時性的特點,及時對幼兒的發(fā)現(xiàn)、動手能力、責任心、愛心等方面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幼兒獲得成就感等積極的心理體驗,進一步強化參與活動的愿望。

4.家庭成員積極參與,用正面的榜樣示范作用影響幼兒?!凹议L是最好的老師”,充分發(fā)揮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用家長科學的種植方法、責任心、愛心、觀察能力感染幼兒,幫助幼兒獲得正面的引導和情感體驗。

5.在智慧樹家長端上傳家庭親子種植活動的圖片等資料,進行種植過程和成果的交流。

(四)注重親子種植活動的過程性資料收集:

一是注意收集家長和幼兒填寫的觀察記錄,二是注意收集親子種植活動的照片。

四、指導家庭開展親子種植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一)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

(二)幼兒園、班級必須提前做好親子種植工作的規(guī)劃,家庭種植活動盡量做到少而精,不能為追求形式開展過多活動。

(三)每次活動必須做到目的明確,主題鮮明,活動過程周密安排,不能耽誤家長寶貴的時間。

(四)積極支持、幫助家長開展親子種植活動,教師要做到真心、用心、耐心。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