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維度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陳開創
發布時間:2019-05-21 09:25:2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今時代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僅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發展。就數學而言,大部分人認為數學課堂應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用給予過多關注。但是,數學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過程中,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也要進行重大改革。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在充分運用教材的情況下展開教學,學生也能夠汲取到與自己認知水平相符合的知識。
一、緊扣核心概念,在厘清認知中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所有的數學教材和課程都有其基本框架,主要用于為教材的編寫和課程教學梳理知識點。在數學課堂上緊扣核心概念,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梳理、內在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有莫大的幫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機械式記憶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轉化,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分數”時,老師可以先從分數的意義入手,循序漸進地學習分數的性質,老師在這之后還可以加上分數與百分數、小數的轉換等。而在問題設計和后期知識拓展中,老師依舊要對分數的核心概念進行高效地學習,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所學知識并合理進行運用。
二、創設問題情境,在創造契機中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都說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有巨大的好處,因此在數學課堂上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訓練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此,老師要創設適合學生探究的問題情境,將引導式教學轉變為自主探究式教學,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導向,培養學生自主分析、思維構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圓”這一課時,老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圓的周長怎么求?圓的周長與直徑和半徑有什么關系?”這樣的提問既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又能夠讓學生獨立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聯系生活,在解決問題中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知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歸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學生的探究內容和實際生活關聯起來,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經驗,又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聯系生活對學生進行提問:“在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圓柱或是圓錐形的?”學生根據老師的提問進行回答:“水杯是圓柱形的,生日帽是圓錐形的。”學生進行回答后老師再次提問:“為什么這些東西會設計成圓柱或者圓錐形呢?”這樣學生會根據身邊現有的一些東西進行自主探究,從而能夠深刻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特點。相較以往的教學展示,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高效地進行學習,并且進行自主拓展。
四、強化情感體驗,在人文熏陶中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并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復雜的系統化概念。在注重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同時,也注重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和體驗。為此,老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去感知數學中蘊含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拓寬學生的認知范圍,豐富學生的解題經驗,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圓的過程中π是必不可少的關鍵點,老師可以告訴學生:“圓周率的發現和計算經歷了好幾代人,古時候計算不發達他們靠著手算不斷精確圓周率的小位數,從而得到了現在的數值,給予我們許多幫助。”數學故事可以給學生更好的代入感,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他們的學習嚴謹性。而故事本身所蘊含的人文價值,對學生的思想發展和今后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需要教師從根本上對教學方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策略進行改革。掌握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重點,為學生以后在數學上能有更高更遠的發展夯實基礎。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大泉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