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現狀的探究
作者:丑 非
發布時間:2019-05-21 17:08: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國與世界的對話越來越多,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一帶一路”倡議、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重要語言工具,對各國經濟、文化、政治等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指出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因中西文化差異導致的交流障礙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在豐富大學生英語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 跨文化教育 現狀 探究 解決措施
引 言
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與世界的對話日益增多,全球化和經濟合作等都發展到了一定階段,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在國家之間的交流合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還包括教育、科技、產業鏈等多個方面,我國要發展、要增強實力,就要培養大量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通過他們傳播我國的文化,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吸收國外的優秀經驗,推動我國各方面的發展。但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面臨著許多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英語交流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我們應該認真思考,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此促進外語類人才的教育培養。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跨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英語不像第一語言那么容易習得,需要我們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它。語言實質上代表著一種文化,它背后滲透的是該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和文化模式。在學習英語時,我們難免會發現英語語言與漢語語言在交流與表達方面有著很多的不同,這就體現了文化的差異性,需要學生進行甄別和記憶,但這往往容易導致學生在語義轉換時出現偏差。因而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樹立與形成跨文化教育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運用英語交流的人才,才能避免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因文化的差異性而導致工作上的失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符合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
在實際生活中,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工具。大學英語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英語傳播我們國家的本土文化,同時也能夠學習和借鑒國外一些有益的經驗,這就從側面體現出文化交流具有明顯的雙向性特征。即我們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強大國力,就一定要將自身的優勢、我們的優秀文化展示給世界,以此實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逐步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實際的語言文化知識,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從不同視角看問題的習慣,感受不同的文化價值體系,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感悟人生,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2.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進步。在大學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高素質、高品質人才的過程中,學生所受的教育與文化等都會影響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通過跨文化教育能夠讓學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讓他們始終對英語學習保持積極性,以推動他們自身語言學習能力提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可以為學生構建一種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國外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所學的英語語言知識及它們的構成規則,這也是一種較為便利地促進學生學習的途徑和方法。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現狀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跨文化教育現狀不容樂觀,筆者實地走訪多個高校后,調查發現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教師缺乏跨文化教育的意識和格局
雖然說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在實際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跨文化教育意識普遍不強,且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作為專業技能的支撐,這就直接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對學生進行跨文化知識的教育。比如教師在講授英語知識時,對類似英語單詞、詞組或人物進行講解時,并沒有讓學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知識和文化內涵,只一味地讓學生記憶和背誦,這就導致語言形式與社會文化內涵相脫離,容易造成學生只知其形卻不會使用的情況。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樹立跨文化教育意識,擁有大格局視野,因為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直接因素,肩負著為社會和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所以一定要深挖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寓意,以此實現跨文化教育。
2.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弱
受應試教育的束縛,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只是依靠死記硬背學英語,他們很大程度上并不知道自己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只是為了一個證書或者有一個工作的保障,這樣的學習目的容易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因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跨文化知識,很難理解和正確運用英語語言交流。從本質上來說英語與漢語在句法、詞法、篇章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生有必要了解這些語言知識背后的文化寓意和內涵,以幫助他們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否則,學生由于缺乏跨文化知識,而容易出現學習上的偏差,就會阻礙學生英語學習與自身發展。
3.英語教材和語言實踐等方面的缺陷
在大學英語教材中我們可以發現它許多的特點,但跨文化教育這一塊與英語教學內在邏輯結合還是不夠緊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教材內容有限限制了教師的授課內容,學生只能在這種環境下習得一部分跨文化知識。同時,英語作為外來語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很難從本質上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目前,雖然我們國家與其他國家的交流日益增強,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夠參與國際交流。
解決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問題的措施
針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現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以此提高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力度和效率。
1.樹立跨文化教育意識和格局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一定要擁有跨文化教育意識和較為寬廣的思維格局。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他們是直接與學生進行對話的個體,是直接參與學生語言成長環節的。教師一定要樹立跨文化教育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教育,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的格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習英語不是為了一個證、一份工作,而是為了實實在在學好英語,利用英語這個交流工具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國家了解我們的文化,推動我們國家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樹立這種大的格局,拓寬學生視野,推動學生語言的發展。
2.引導學生主動增強跨文化理解力
在中國,大多數學生從三年級甚至是更低的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了,他們學習了十幾年的英語,為什么還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直接與外國人交流呢?這背后涉及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就是跨文化知識不足。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引路人”的作用,在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融入跨文化知識,讓學生了解所學句法、詞匯、文章后面的文化內涵,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還可以更加深入地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學習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看世界,使他們將語言知識結構向文化知識體系進行轉化,以此擺脫學生學習的束縛力,增強他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自由度,讓他們以良好輕松的心態學習英語語言文化。
3.編訂教材,創造機會
針對教材缺陷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編訂跨文化教材。因為教材是一門課程重要的教學資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用它,學生要學習它,所以教材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針對大學英語教材中的跨文化教育內容缺乏的問題,我們應該編訂合理的跨文化教育教材,可以從不同的生活場景出發,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的差異性。英語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交際,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因此,我們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跨文化交流,在真實場景中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通過實地觀察,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語言是怎樣使用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中西方文化素養,使其形成跨文化教育意識,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結 語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在中西文化差異中樹立價值觀,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看待問題的能力。本文基于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現狀的探究,可以發現教師缺乏跨文化教育意識和格局、英語教材和語言實踐方面存在缺陷等問題,所以我們要從多方面入手,促進大學英語跨文化教育的發展。比如,教師應樹立跨文化教育意識和格局、引導學生增強跨文化理解力、編訂合理的跨文化教材、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等,目的在于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樹立跨文化意識,以此創造一種合理的文化氛圍,促進大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文倩:《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現狀與解決措施探究》,《英語廣場》2018年第11期,第95-96頁。
[2]顧玉芳:《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海外英語》2018年第18期,第215-216頁。
[3]李志嬌:《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現代交際》2018年第23期。
[4]廖霞:《芻議高校英語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現狀及其對策》,《當代教研論叢》2018年第1期,第107頁。
[5]羅娜:《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實施策略》,《內蒙古教育》2017年第18期,第106-107頁。
[6]陳桂琴:《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學位論文,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7]隆濤:《淺談高校英語教育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才智》2018年第30期,第84頁。
作者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