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倡導以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實驗教學不僅讓學生學到了化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實驗探究能力,才能創新和改進實驗,才能產生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樹立能力培養觀念,創新能力培養方式。

一、確定能力培養目標,制訂能力培養計劃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基礎,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實驗探究能力才能掌握探究的正確方法,了解探究的正確步驟,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化學教師在學年計劃中必須樹立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目標。只有確定了能力培養目標,才能充分認識化學實驗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家庭實驗以及探究活動的意義,并認清這些實驗為什么有先后順序,目的何在。例如:第一單元第三節活動探究安排與生活相關的實驗——蠟燭燃燒的探究和呼出氣與吸入氣的探究,并加強基本實驗操作練習,其目的是要求學生在初學化學時,必須掌握基本的實驗探究技能。但是實驗教學中家庭小實驗為什么從第三單元才開始設計,并且從第六單元開始家庭小實驗才逐漸增多。是因為學生在沒有掌握基本化學實驗技能時,是不能自行完成家庭實驗的探究的,以免有安全事故發生。所以教師應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認真分析各種實驗類型的設計目的和方式,開展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達到促進學生實驗探究能力提高的目標。

二、認真研究實驗探究類型,了解實驗探究方式

初中化學實驗的內容很多,教師要認真分析各類實驗、活動的目的,從而確定其探究方式。例如:演示實驗是通過教師演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總結能力。教師演示時應引導學生觀察,請學生進行描述,發現學生描述是否與現象相符。實驗后要請學生及時對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并由現象得出結論。同時還應該將實驗中的基本操作方法分步、分類地介紹給學生,以備學生在親自實驗時有所借鑒。

討論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相互交流的能力,鼓勵學生探討、爭論和發現問題,使問題越爭越明。而活動探究是讓學生相互合作、親自動手來完成的。總之,各項實驗、活動都暗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認真研讀教材,以教材為平臺,提高實驗探究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充分利用普實成果,給學生留足實驗探究時間和動手操作的機會

隨著實驗教學的普及,應將實驗探究活動還給學生,讓學生親身感受實驗的神奇和魅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現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實驗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有利于其調整實驗探究的思路,糾正實驗中的不當操作。例如:有些學生在學理論知識時思維清晰、套路分明,而實際操作時手忙腳亂、戰戰兢兢,導氣管連接不順、瓶塞未倒放、左右手操作不協調等的發生,這也告訴我們實驗操作能力不是教師講、學生聽和看就能培養的,必須要學生親自動手才能鍛煉出來。教師應想盡一切辦法將實驗探究活動還給學生,讓學生有鍛煉的機會。例如: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實驗前的準備活動,加強對實驗探究的全面了解,知道探究的目的、方法、步驟等。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能力。總之,只要教師想方設法盡可能多地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就提升得越高。

四、教師的指導和引導是學生能力提升的保證

化學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除在實踐中鍛煉外,教師指導也起著關鍵作用。例如:在實驗探究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分組實驗的指導,組織學生學習實驗目的、步驟、實驗記錄方法等。在學習中幫助學生加強分析,明晰分析的思路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在記錄現象書寫報告時要教會學生用確切的語言描述現象,用規范的文字表達實驗結論,使學生的文字表達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

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心中所想說出來或寫出來,發現學生分析思維的誤區及產生誤區的原因,尋找恰當的角度或方式加強對誤區的糾正。

總之,化學實驗教學要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實驗為突破口,加強教師的指導和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教學的熱情,形成良好的實驗探究習慣。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不僅能學到化學知識和技能,更能培養實驗探究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縣河鎮迎風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