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青春里,愛得有規矩——班主任工作感悟
作者:曹 華
發布時間:2019-05-15 09:42: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記得上大學時,導師曾經說:“班主任工作就是一個無底洞,不管你有多大的熱情,不管你因多么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對學生給予多少愛的包容與付出,你所做的遠遠不夠,因為塑造學生是指引他修煉自身品格的過程,需要春風化雨,需要持之以恒,需要耐得住時間對效果的考驗,需要承載和接受過程中的不理智甚至摧殘,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時代給予老師的不僅僅是責任,更是使命。”
教學八年,當班主任四年,作為班級工作的直接引領者,我深知肩上的責任。教育本身最能夠吸引我們的,莫過于伴隨學生共同經歷從幼稚到逐漸成熟的生命歷程,我們艱辛并快樂著,體會著“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所帶來的幸福感。
教育必須有愛,有愛才有包容,有包容才有所期待。
相信每個班里都會有這樣一些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還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往往家長又難以有效溝通,暫且稱其為“困難分子”吧。就在不久前,剛進行完緊張而忙碌的期中考試家長會后,我們班有位“困難分子”一反常態來找我,隨后從他嘴里蹦出:“老師,那件事我知道錯了,事后我想了想,是我做的不對。”聽到這句話時,我驚呆了!轉而一喜,孺子尚可教也。
事情源自一次義氣用事,有一天,他魯莽地聽從某位朋友的教唆,以其所謂的“打抱不平”“討要說法”為由去找別人的茬兒,造成了不良影響,還好結局可控。事發之后,他被我一頓批評,然而出于內心的自我保護和所謂的義氣,他雖然承認了自己做過的事情,但都附以“義正詞嚴”的理由。我耐住性子,單獨和他談了事情的經過、后果和不可預期的設想,更談了事情合理的做法和最好的結局,以及責任和擔當。
那會我還唯恐自己白費唇舌,還好他主動來承認錯誤,我欣喜萬分。隨后他跟我說起了他對中考的擔憂,說了自己的優勢和擔憂,他怕等結果一出來,萬一不理想就什么都來不及了。我分析了他的學習現狀,并教給他學習方法和備考攻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想,明白他人的用心,懂得自我反省,任何時候都來得及。
班主任的工作是愛而不放縱
作為班主任,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放縱,如果只是一味地包容,放任眼前片刻的和諧,終有一日,困難會如巨石般擋住孩子的光明前途。因此,班主任應當以督促、引導和約束,為這群懵懂少年,鋪就一個美好的人生開端。
我們班有一個女孩,懂事、好學、聰明伶俐,是學習上的優等生,更是老師眼里的三好生。但是,面對班級其他學習“困難戶”的各種“引誘”,她也學會了放縱。一度,她貪戀手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搞得我內心很不安。百般焦急之下,我聯系了她的媽媽,才知道大人們都在農村蓋房,已經好長時間,她都是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安排自己的生活。
盡管如此,我深知內心的同情與理解也并不能成為她退步的理由。在一節輔導課上,剛剛走入教室的我,帶著一絲沉重,轉身對著她說:“老師覺得挺對不起你,人常說,慈母多敗兒,在你的學習上,正因為我充當了一個慈母,疏于管教才使得你有了今天的退步,你要是有個嚴厲的老師,估計你早都成才了。”說完,我看了看她,她好像有一肚子話想要跟我說,卻又不知如何開口,支支吾吾說“不是的”,言語里飽含著愧疚……
老師與孩子們朝夕相處,若要說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的,而感情也必然是相互的,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對關心自己的人的在意,基于對錯誤問題的反思,也是成長路上慢慢摸索的過程。從那次交談后,每每大考小考,她都會主動分析各科試卷,找出主觀原因,附以解決方法,然后微信發給我。她不畏錯誤主動擔當的精神,給我的職業生涯留下了深刻的一筆。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班主任的路上我與學生一起磨煉。總有一天我不再年輕,但是我的愛會陪伴他們一起追逐青春的腳步,尋找理想與美好。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涇河工業區中心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