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西安市《教育問政》節目播出后,市區教育局直擊問題,為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育亂收費造成“入學難”等一系列市民關注度極高的教育焦點問題下了大力氣,動真格進行整改。其中,“名校+”教育聯合體辦學模式也在各個區縣教育系統應運而生。蓮湖區機場小學與貢院門小學成為這種辦學模式中的一份子,共同組建了“名校+”教育聯合體。在近半年的實踐探索中,兩所學校以“融通、融洽、融合”為根本,通過教師培訓、師徒結對子、開展學科節、聯合教研等形式,在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管理、學生素質教育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也為努力辦好家門口人民滿意的學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解決焦點問題,創建“名校+”

2019年開學之際,西安市教育局以大學區建設為抓手,在全市啟動實施“名校+”教育聯合體工程,這種辦學模式不但可以讓“+校”復制“名校”的先進教學模式,也可以對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拓展和延續,這樣既保護了“名校”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讓其教育理念在相對薄弱的“+校”得以實施,也使“+校”在“名校”的幫助扶持下,各方面綜合能力都得以提升。

2018年8月,蓮湖區教育局也響應市上號召,全力推進“名校+”教育聯合體辦學模式,共同組建了蓮湖區機場小學+貢院門小學的“名校+”教育聯合體。

二、培訓互動,初步了解

自兩所學校聯手組建“名校+”以來,如何將機場小學優質的教育資源與經驗更好地引進到貢院門小學,真正達到資源共享、教學引領等問題也提到了議程之上。首先,兩所學校管理人員根據兩校人員結構、所處區域、學生來源、校園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堅持“統一格局、統一質量把關、統一辦學”的管理理念,以強帶弱,優化整合,“造血”和“輸血”雙管齊下全面打通兩校之間管理同步、資源共享的大動脈,共同商議了適于兩校攜手共建、共同提高的實施方案;學校從教育教學培訓入手,在開學之初,機場小學根據“校園安全無小事”這一主題,精選了一場與教師息息相關的培訓內容,通過這場報告的初步試水,激活了兩所教師之間積極互動的熱情,使兩校教師之間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教育教學活動也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師徒結對,以老帶新

機場小學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幫助貢院門小學青年教師成長進步,發揮“名校+”機場小學優秀教師的引領和輻射作用,讓貢院門小學青年教師盡快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成為教學骨干。2018年9月26日下午,在機場小學會議室舉行了“機場小學+貢院門小學”教育聯合體師徒結對子簽約儀式。10月19日,“師徒帶教課”活動在兩所學校分別進行,作為師傅的張茜老師(機場小學)為她的徒弟郝瑜(貢院門小學)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數圖形的學問”示范課,課堂上張老師扎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自然生成的課堂知識,給所有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聯合教研,攜手共進

2018年11月13日上午,為提高機場小學和貢院門小學美術學科教育教學水平,機場小學組織開展了“名校+美術學科節活動”,蓮湖進校美術教研員沈睿老師及兩所學校美術教師均參加了此次活動。這次活動中,分別由兩位老師講授四年級“飛天”及“秦漢瓦當云紋”一課。課后,美術教研員沈睿老師和全體成員進行了精彩紛呈的點評課活動,結合現場教學及平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和研討,大家暢所欲言,將本次美術學科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兩所學校教師們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五、初步試水,引入校本課程

根據“名校+”統籌管理教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平臺作用,加強“名校”與“+校”的信息資源共享原則,機場小學初步試水,于2018年11月16日下午,聯系共建單位——空軍工程大學信息與導航學院的學員走進貢院門小學,為該校五年級的孩子們送去國防教育校本課,學員們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述了空軍的建立、發展歷程及主要任務,孩子們認真聆聽著教官的講述,還不時舉手詢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課后,教官與學生談夢想,話未來。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機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