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材怎么編,基層科學教師有話說
作者:馮麗穎
發布時間:2019-05-14 21:04:1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5月14日—15日,應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要求,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關人員到西安市對科普教材的編印需求、編寫建議進行調研,陜西省科協、西安市科協相關人員陪同調研。14日上午,一行人員首先來到陜師大大興新區小學調研,圍繞科普教材的編寫、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以及科學教師的培訓,作了詳細交流。
對科普教材的編寫建議,陜西省科協科普部副部長吳曦希望,編寫的科普教材內容要有超前性。西安市新城區華山實驗小學副校長孫磊提議,搭建平臺,系統性地推薦諸如創客、stem、小論文小創作小發明等實用性強的科學書籍。陜師大大興新區小學科學教師王兆琦建議,科普讀物要貼近不同年齡的孩子,多一些視頻、圖片、動手創作等;科學教材能夠緊跟科技前沿、實用、易于理解,多一些案例,能夠很好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且將最前沿的科技知識、科學技術等資源與小學基礎教學進行高度融合。
對如何提高孩子的科學素質,西安市科協副主席王曉紅認為,一是改變科普供給側不足狀況,提高科普與基層學校對接的精準度;二是解決科普人才的職稱評定問題,調動科普人員的積極性;三是科學課程必不可少;四是對科學教師的培訓要有精準性和針對性;五是科學培訓教材要研發好,使科學老師拿起來就能用;六是各學段的科學素質該怎么培養,建議中科協和教育部作好溝通,做好頂層和系統的設計。西安市教科所培訓部主任周洪濤建議,要將為學習而學習的觀念轉變為學習為解決問題上來,多一些合作式、項目式的學習。
對科學教師的培訓,西安市蓮湖區科協副調研員李華希望,全國性的高層次的科學培訓多向基層教師傾斜。陜西省蓮湖教師進修學校科學教研員李可說,以往培訓側重課堂教學,但科學教師的理念和知識等也需要更新,今年該區組織了多次科學教師與科學家面對面的交流活動,開闊了科學教師的視野。陜師大大興新區小學副校長寧亞茹說,組織學生科技活動時,教師往往缺乏經驗,希望在科技活動組織方面多一些接地氣的培訓。
調研人員聽陜師大大興新區小學王兆琦老師上科學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