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城終老,伴一人白首,這就是爺爺奶奶的愛情。

奶奶有糖尿病已經十幾年了,她不能吃甜食,要控制飯量,亦需堅持鍛煉,這是一條多么漫長而又不易的道路。但因為有爺爺寸步不離的陪伴與時時刻刻的叮囑而不再陰涼,沁滿了溫潤的春陽。

春天已在一柳一木間轉動瀲滟的眼波,望著出綻的新花爛漫,奶奶的舌尖也不覺念起花蜜的清甜,而這時,爺爺總是毫不猶豫地打消了奶奶的念頭,但生活中一直沒淳香的甜味亦不可取。爺爺便踏上他那輛略有斑駁的自行車,迎著輕柔的春風去附近的超市。爺爺雖已古稀之年,但眉宇間仍斂著一抹剛氣,老人身體的健康,便是全家最大的福分吧。到了超市,將自行車安置一隅,細細尋覓售賣甜食的柜架,一絲不茍地挑選奶奶能吃的木糖醇食品。爺爺有些黯然的眼眸中多了幾分細膩與溫情。為共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伴買她喜歡吃的東西,難道不是這平淡日子中醞釀出的小幸福嗎?他用覆滿歲月痕跡的手拿起選中的無糖甜食,一絲不茍地檢查生產日期和食品添加劑,若是符合他的要求,便輕輕地放入購物車內。每一件靜臥其中的木糖醇食品,都是爺爺對奶奶經時間的沉淀不浮華、不張揚、不虛偽,最美好的愛意化成。這愛就如這不含糖的清甜,沒有動人的情話、沒有寵溺的稱呼,只是那樣的平凡,那樣有默契,那樣知根知底,那樣打動人心,那樣的溫暖,將愛情變為親情,再將親情變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一生廝守。

回到家中,只是一句“給你愛吃的,但一天最多只吃一個呦”,便已漾開奶奶內心的裊娜春意,暈開她嘴角一抹溫柔的微笑。爺爺對奶奶的關懷已然成為我心中最動人的春色,最酥潤的細雨,默默將那份桃花般的感動醞釀至醉……

彼時春光尚淺,一江纏綿不盡的春水正如含蓄委婉的傾慕之意,是“君住長江頭,妾住長江尾”卻“不負相思意”的青澀柔軟,亦有“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的深情款款,遠隔千里仍能從曉霧已濕、玉臂微寒中讀出早春隱隱綽綽的相思溫存意味來;那一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同樣是措辭委婉、情誼深厚,泠泠的雨聲映著幽微的燭火,輕輕搖曳的燭焰亦如心中涌動的暗流,是尚隱的早春意味,伴著兩三點未退的蕭涼;最令人動容的便是“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的恬淡圓滿,恰如春深薄暮時分,靜靜回味這過往云煙,留下相守的溫暖。

中國式的愛情,那么含蓄溫柔,就如同一壺干凈純粹的清茶,越久就越醇厚,越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用溫和對待世間所有的堅硬,把自己最晴朗的一面留給最重要的家人,沒有什么能夠抵得過親情的高度。春天不只是風景,更多的是情感的抽芽、開花。

指導教師 周麗媛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