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服飾美”是文化育人的力量
作者:吳維煊
發布時間:2019-05-06 14:51:2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師的服飾美,體現的是教師職業的審美意蘊,不僅僅是教師個人審美的表現,也具有重要的美育價值。教師通過服飾,不僅展示著個人的內心世界,也傳遞著學校文化育人的力量。因而,重視教師服飾美的教育價值,將教師服飾美作為學校美育的重要載體,應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教師服飾美對學生的重要影響
教師服飾影響課堂教學氣氛。當教師穿一身合體、簡潔、淡雅的服飾時,會帶給學生賞心悅目的感覺,這種感覺容易激發學生對教師的注意力,從視覺上影響著學生的精神狀態,進而影響到課堂的氣氛和教學效果。
教師服飾影響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很多是由于先喜歡教師的穿著,進而喜歡教師本人。學生們由于喜歡教師的服飾,更容易產生對教師的關注。
教師服飾影響學校的文化環境。教師服飾是學校流動的文化符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教師向學生傳遞的不僅僅是外在的美,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對職業幸福感的享受,這是學校文化軟環境建設過程中教師行為引領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服飾體現的是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對學生的尊重。教師的服飾美不僅展示的是個人的風度與氣質,也說明教師是以一種飽滿的熱情對待自己的工作,這種熱情也是對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尊重。
教師如何通過服飾傳遞文化育人的力量
1.教師服飾要與職業相和諧
教師要穿出文化育人的力量,教師服飾應親切、大方、莊重、式樣簡潔、色彩搭配合理、符合教師職業規范、體現教師職業特色。無論在什么場合,要時時注意檢查服裝結構的完整,例如紐扣是否缺失、內衣是否外露等。
2.教師服飾要與教師個體相和諧
教師要穿出文化育人的力量,服裝款式必須要與教師個體和諧。教師服飾的選擇,要考慮時尚,但不應有從眾心理。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年齡、體型、膚色等因素,穿出適合自己個性特征、符合學生審美需求、能體現自己氣質和風格的服飾。
3.教師服飾要與所教學科相和諧
教師要穿出文化育人的力量,服裝款式必須要與所教學科和諧。體育教師上課時如果西裝革履,顯然與教師專業角色不匹配,身穿運動裝,會帶給學生運動之美、健康之美。數學教師的著裝應端正素雅,與數學學科嚴謹的邏輯性相和諧。藝術類課程的教師服飾應活潑、高雅,體現出鮮明的藝術性。不同學科都有基于學科特點的對美的詮釋,教師的服裝款式要與所教學科和諧。
4.教師服飾要與教學內容相和諧
教師要穿出文化育人的力量,服裝款式必須要與教學內容和諧。語文教師在講授古文及古詩詞時,身穿漢服或穿有中國古代特色的服飾,不僅會帶給學生新鮮感,也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勤儉教育時,不要穿高檔時裝;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師在上實驗課時,應身穿實驗工裝,強化科學實驗的嚴謹性。與教學內容和諧,不僅是文化和諧性的需要,也有助于師生更好地融入學科活動中。
服飾是文化的一部分。教師服飾美不僅僅是通過衣著把自己打扮得漂亮,還要通過服飾提高教師的自信,增強對學生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教師追求服飾美,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提升學校的教育質量,是學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力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