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指出:綜合素質評價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綜合素質評價要“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價內容調整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維度。強調寫實記錄,在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中采取“中學記錄,高校評價”的方式。

依據國家要求,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是普通高中的本職工作。然而面對這個關乎學生全面發展的新領域,具體到實踐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何理解學生發展的要義?如何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實?這些都是擺在學校面前必須戰勝的挑戰。

理念先行,以理論探索指引綜合素質評價

人的成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作為主體,人總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優化自己的生存狀態,以期實現自身生命力的綻放。人在戰勝環境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被環境所塑形。所謂溫室里培養不出參天大樹,指的就是溫室的環境無法塑造出讓小樹成為參天大樹所必備的品質。環境的特異性決定了小樹成長的特征及程度。

學校以培養人為目標,學校教育的使命在于通過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完成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任務。學校如何在避免將學生客體化的前提下完成這樣的任務?經歷塑造便是必由之路。

經歷塑造是指通過學校有意識、有目的、有步驟地對整體教育環境的建設、調整、優化,為學生的主動成長營造特定的環境,進而通過學生經歷對該環境的主動互動過程,實現對學生的塑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就現代學校教育而言,學生必須且始終是主動控制自身成長的主體,這是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若要使成長的最終結果達到特定的標準,而不是隨著學生個體的差異自由變動,環境塑造——學校依據教育目標以及學生個體特征,有目的地調整、優化教育環境便必不可少。

學校營造環境,學生在環境中主動成長,對于學校來說,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就是要循著“營造環境、引導成長、刺激表現、記錄評價”的路徑,將每一步工作做好。

優化實踐,以學生活動落實綜合素質評價

成長需要環境,評價需要載體。我們將綜合素質的評價目標與學生活動對接,增強評價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實現了綜合素質評價從理念到實踐、從文本到操作的突破和轉變。我校把原來零散的教育活動進行整合,按照德、智、體、美兼顧,行為、心理協同,學校、家長聯手,校內、校外結合的思路,架構起多維、立體的育人環境,推出了學校教育“八大系列活動”:系列主題班會、魅力學科節、活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家庭教育指導、青春校園文化、國際互動交流、定向結對子、社會實踐創新等,以此承載綜合素質教育。通過“八大系列活動”的展開,將抽象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具體轉化為“開展活動——呈現素質——實施評價——指導發展”的教育過程,使課改“以評價促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

“八大系列活動”為學生搭建了成長的平臺,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在活動中快樂學習,在評價中健康成長,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搭建起了一座立交橋,學生的自我認知、學習情緒、合作意識、審美價值觀等各種素養與能力都能表現出來。我們用種種激勵辦法讓所有學生都有獲得榮譽的機會,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很好地解決了“我們到底依照什么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個難題。

依據國家要求,綜合素質評價理應成為學校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我校將八項系列化活動與綜合素質評價相融合,使評價的內容從抽象、模糊變為明確、具體、可感知。

聚焦呈現,以學生成長記錄袋支撐綜合素質評價

人的素質具有內隱性,行動具有即時性,寫實記錄使客觀、公正的評價成為可能。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為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記載學生的成長軌跡,及時積累有價值的成長素材,為實施評價提供依據,我們從2005年開始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的主體是學生,主要內容是學生作品。根據綜合素質評價的五個維度,我校設計了目錄、個性介紹、成長歷程記錄、自我反思、家長寄語、老師留言等欄目,要求學生分學段、分學期制作,并不斷豐富內容。成長記錄袋由學生自己管理,一學期集中展示兩次,學生可相互交流,教師和家長可翻閱留言。

我們總結出了建立成長記錄袋的八項基本要求:材料要典型、理由要充分、師長要激勵、自我要反思、素材要全面、形式要多樣、積累要連續、學業要體現。

學生通過對大量典型化、過程性材料的收集,進行自我對話、自我教育、主動成長,客觀而形象地反映出自己在各方面的進步,增強了自信心,同時也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豐富而真實的依據。認真開展成長記錄、全面做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是實現學生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有力保障。

客觀真實,以寫實評價展現學生綜合素質

豐富的活動給了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機會,導師制的建立確保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那么如何將發展的結果合理地呈現出來呢?我校要求學生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以寫實性、個性化的自我記錄呈現,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若干典型事例,每次字數500字左右,并輔之以客觀佐證材料,包括學業考試成績、成長記錄袋、各類獲獎證書、班級量化考核結果及學生自己認為能反映自身綜合素質的其他資料等,在此基礎上形成包括自我記錄、學生互評、教師評語、綜合等級等在內的學生畢業綜合素質發展報告。

我們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為學生建立了《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學校運用評價結果,了解學生個性化學習和成長需求,一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精準指導,另一方面優化課程結構,開設有利于學生特長發展、興趣培養、綜合素質提高的校本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是為了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評價為每一位學生樹立起了一個標桿,引導、引領著每一位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