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三十年。近三十年來我先后在三所學校工作,第一所是初中,第二所是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第三所是完全中學。在此期間,我曾擔任年級組長、教導主任、教學副校長、校長兼書記等職務,完成了從教師到教學管理者的轉變,經歷了成功創建省級示范初中的喜悅,積累了包含小學、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寶貴管理經驗,也見證了企業破產,子弟學校重生后的發展歷程。而如今,我正體驗著曾經試點人事制度改革的公辦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的苦與樂……

回想我從教師成為學校管理者的經歷,令我最難忘的便是我與班子成員和老師們經過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最后取得成功的感受。大家在圓滿完成任務時歡欣鼓舞的場面至今歷歷在目,那一刻,大家的心是貼在一起的。我想,那種情形下的管理才是有效的,也才是成功的。我認為,現代學校管理是一門學問,我們這些學校管理者必須不斷認真研究,深入思考,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現代學校管理應服務于教師

當今時代的人們生活壓力都很大,難免存在心理問題,更何況我們的老師。作為學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長,必須樹立“學校管理應服務于教師”的觀念,而有效的溝通才能使得管理、服務達到最佳效果,有效溝通就是要充分地聽、充分地看、充分地說。

首先,校長在與教師溝通時應該具有開放的思維,應有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校長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教師觀,即教師是發展的人,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師;教師是個性的人,應該用獨特的眼光看待教師;教師是系統的人,應該用系統的眼光看待教師。

其次,校長在與教師溝通時要尊重教師,尊重就是接納教師的現狀及其價值觀、人格和權益,并予以充分關注。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尊重使教師感受到平等、安全,尊重使教師感受到被接納,獲得自我價值感。

第三,校長在與教師溝通時還要理解教師,要通情達理,卡爾·羅杰斯曾說過:“理解力是指體驗他人內心世界的能力,體驗他人的內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內心世界一般。”因此,校長要從教師的角度來體驗其情感、思維,把握教師的體驗與其經歷和人格間的聯系,把關切傳遞給教師,以感染教師并取得反饋。

此外,校長在與教師溝通時還應該學會傾聽和表達。有效溝通等于積極溝通的理念加上良好的溝通方式。校長應樹立積極溝通的理念,尊重教師的人格,理解教師的特點,傾聽教師的心聲,表達對教師的期待,完成積極有效溝通的四部曲:尊重、理解、傾聽、表達。

現代學校管理應基于自主發展

《辭海》中“自主”的基本含義是:自己指導自己,不受他人約束。教師要有自主權和教學自主性。教學自主性是教師作為主體對自身的支配,是教師指向內在的自主,是教師自己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的個性特征;教師自主權是教師作為主體對客體的支配,是教師指向外在的自主,是外界賦予教師自己控制教學的權力。

教學自主為教師發展提供新思路,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和“我能發展”,教學自主是教師發展的動力和保障,教學自主性是教師發展的心理動力,教學自主權是教師發展的外在保障,教學自主是“以人為本”的體現,目前許多教師教學是被動的、消極的、被規定的。教學自主既增強教師心理動力,也是對教師的教學價值、尊嚴和潛能的重視。教學自主是教學創新觀念形成的必要條件,教學創新觀念是教學自主的價值體現。專家指出:當教師擁有充分的教學自主時,才可能表現出教學創新。而培養教師的教學創新觀念,既要重視提高教師的教學自主性,也要重視提高教師的教學自主權。教學自主性和自主權對激發教師教學創新觀念具有重要意義,提高教學自主(自主性和自主權)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而提高學歷將有助于提高教學自主性和自主權。我們說教師肩負的責任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權力,切實賦予教師更充分的教學自主權,有助于教師創新觀念的培養。創新的大敵就是被控制,如果過于強調控制,那么教師勢必因循守舊。另外,有一點非常重要:擁有自主權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學自主權要受到教師的愛心和責任感的引導,要以良好的教學素養為保障。

綜上所述,校長在學校的管理中要為教師著想,不要讓教師著急,因為教師是學校人力資源的核心力量!校長作為學校管理者應該引導教師擁有過幸福生活的能力,即教師一定要有追求、有努力、有愛心、有健康等。

現代學校管理應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育觀念、專業素養、教學能力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學校管理要著力開展校本研修,搭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平臺,使廣大教師逐步成為研究型、開拓型、全能型的人。

首先,要督促教師設計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在教師職業生涯中,一般都會經歷職業初期的激情四射、職業中期的平淡倦怠與職業后期的遲暮待老幾個階段,由于缺乏必要的職業發展規劃,以致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迷茫與彷徨中。

其次,要鼓勵教師不斷學習。未來社會是學習型社會,教師應成為終身學習的榜樣,不僅學習自己的學科專業知識,還要領會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學習教育心理學、哲學、文學、先進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知識,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提倡教師養成喜愛閱讀的好習慣,站在人性的高度感悟教育的真諦。

另外,還要讓教師在學習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性反思,追求教育行為的更佳狀態,逐步形成個人教育風格,凝練個人的教育思想,成為教學名師。

最后,學校應給予教師成長的專業引領。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往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尋求組內同學科的幫助,特別是經驗豐富的“大師”級別的關照,會事半功倍。“師徒式專業成長”就是利用現代師徒學習的構想與策略,在“學校本位”與“去集權化”的概念下,通過師徒配對的互動學習方式,在自然狀態中促使師徒互相改變,激勵出“自主學習性”的動機,進而達到某種程度的專業成長。一直以來,我心存這樣一個教育夢:夢里的學校民主、和諧且備受社會信任;學校里的學生健康、快樂且有思想、有追求;學校里的老師從事個性化的教育教學工作,他們身心愉悅,享受教育過程……

作者單位: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