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應遵循的三大核心原則
作者:謝云峰
發布時間:2019-05-05 15:24: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實現走進理想大學這個夢想,筆者把自己多年來研究和整理的高考志愿填報的有效方法總結、濃縮為高考志愿填報應遵循的三大核心原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迪,有所幫助。
第一:實力的原則
何為實力,回歸到高考就是分數和位次。這是高考的硬實力,來不得半點虛假,這也是高考志愿填報的唯一利器,沒有此一切都是空談。當前的考生唯有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地學習,不斷提升分數和位次,才能把握這一原則,讓自己志存高遠,笑傲江湖。
第二:發展興趣的原則
何為興趣,就是對某一事物有強烈的好感和控制欲。那么回歸到高考上就是自己的性格、興趣、理想、職業規劃等諸多因素的統一。高考志愿填報尤其要重視考生性格取向,然后在結合興趣、理想、規劃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無數的事實證明,考生能夠選擇到既符合自己的興趣、性格,又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不僅能使他們在大學學習時輕松愉快,學有所成,而且畢業后在工作中也會得心應手,早出成績。在多年與考生接觸的實踐中,很多人往往由于對專業的了解不夠,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不知應該如何選擇,進而導致錯報或誤報專業,造成到大學后一進教室學習就后悔,一出教室門就苦惱的現象。有的考生只好加班加點,再選學第二專業。有的考生干脆退學復讀,待第二年再報考個人喜歡的專業,以致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耽誤了人才,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第三:統籌搭配的原則
何為統籌搭配,就是綜合各種因素選擇讓自己滿意的結果。回歸到高考上就是要重點統籌院校梯度、繼續深造、國際接軌、家族人脈延伸、家庭幸福感、曲線救國等的搭配問題。下面筆者就一一進行說明:
1.院校梯度的原則
填好平行志愿,必須做好各志愿間的搭配。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平行志愿4個學校志愿間大致可以有以下搭配方式:A志愿——“沖”;B志愿——“穩”;C志愿——“守”;D志愿——“保”。
A志愿“沖”。指如果考試發揮得好,有一定希望被錄取的學校。是否選擇“沖”,取決于兩方面因素:一是“沖”的風險,主要為被退檔的風險,如果求穩,應該放棄“沖”的打算;二是自己的學習發展趨勢如果下降,應該放棄“沖”的打算。
B志愿“穩”。指如果正常發揮,有很大希望被錄取的學校。當A志愿投檔未進時,表明自己的考分離自己的預期理想有一定差距,因此B志愿應該追求穩。
C志愿“守”。指高考發揮不太理想,未能投檔到A志愿、B志愿,希望能被下一平行志愿錄取,守住自己高考的最低夢想。
D志愿“保”。指在綜合考慮高考發揮、其他考生走向因素情況下,選擇一所自己在發揮最不理想,全面考慮其他考生走向之后,可以保底的學校。不同考生保底的院校各有不同,有的考生可能選擇錄取分數處于中下層次的高校;有的考生可能選擇往年錄取分數一直為一本線、二本線的學校;還有的考生可能選擇往年接受加分投檔和降分錄取的學校。
根據對平行志愿錄取規則的分析,各志愿學校之間的梯隊,最好為9到10分。對于這樣的搭配方式,我們會發現,如果某位考生把自己認為“最穩”能上的學校放在D志愿是不可取的,如果自己高考發揮不理想、其他考生走向過于集中,那么就可能導致自己報考失敗。
2.繼續深造的原則
志愿填報時,要充分閱讀高校招生簡章,尤其是要搞懂所報專業學科分類。以本科為例,搞清所選專業能不能考研、可不可以讀博等問題,為自己后續繼續深造打好基礎。
3.國際接軌的原則
對有出國深造需求的考生,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一定要重點考慮此問題,不要學習一個與國外大學相脫軌的專業,或者是無法直接對接的專業,那就得不償失了。即使不準備出國的考生也要未雨綢繆,萬一就業后單位有派你出國留學的機會,你卻因為硬件不過關,讓自己錯失良機,那就太可惜了。
4.家族人脈延伸的原則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是困擾我們的實質問題,那么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盡量選擇自己家族人脈較廣的區域,為自己剛剛畢業的初次就業奠定基礎,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看風景。
5.家庭幸福感的原則
在現今社會,孩子高考就意味著與父母的正式分別,也是家庭分離的第一道關卡。希望考生能夠充分考慮此項原則。古語曰:“父母在,不遠游”,但現實的殘酷逼得我們大多數人都要去遠游和打拼,希望考生能在填報志愿時考慮此項因素,別讓千里之路成為阻隔幾代人的鴻溝。
6.曲線救國的原則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往往都任性地追求高大上,盲目地崇拜重點院校、熱門專業。越是這樣越會造成激烈競爭。其實大可不必,給大家舉一個我指導過的真實例子:曾經有個考生理科考了622分,想上西安交通大學的金融學類專業,但是金融學往年的最低分錄到638分,明顯錄取不上,而此考生一心想學此專業,找我指導。我看考生的分數不要說金融學專業,連經濟學類專業都不夠,為此,我建議該考生曲線救國,果斷地填報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然后研究生專業直接報考金融學類或者經濟學類,這樣既保證該生能夠被交大錄取,又能在研究生實現他想要學習的專業。核心就是我們家長要掌握每一個專業的母體專業是哪一個,專業與母體專業具體傳承等問題。
綜上所述:人生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高考志愿的填報更是如此。盡管高考志愿填報的選擇因人而異,更沒有“標準答案”,但大家都想要達到最理想的結果。筆者建議大家要以國家需要為前提,以個人條件為基礎,社會需求與個人意愿相結合,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兼顧,認真遵循高考志愿填報的三大原則,盡量使考生個人條件與高校的要求相適應,與家庭的希望相融合,達到最理想的錄取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