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新生是高校一大特殊群體,在新生教育中,大部分高校都比較注重院校歷史、專業介紹、校規制度等方面,忽略了對新生后續健康成長有巨大影響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要求高校教師緊跟新生思想認識動態,在新生入學的關鍵時期,嚴格遵守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及新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主題班會為載體,給新生以正確的、積極的引導,使新生能夠養成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符的思想品質,這對于新生轉變自身角色,實現良性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現實作用。

[關鍵詞]高校新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主題班會載體

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班會載體建設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形成班級凝聚力

在高校新生思想素質形成、專業知識學習、心理素質培養等方面,班集體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每個班集體都會形成獨特的班風和學風,班風與學風建設都和主題班會息息相關。在主題班會建設中,高校新生能夠與其他同學積極交流,深入溝通,漸漸樹立自信心,對班級產生歸屬感,同時基于主題班會,還能夠實時了解國家政策與社會信息動態。主題班會形式多元化,內容豐富,新生入學后積極參與的興趣就相對較高,通過各種主題班會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而正確的班級觀念,并進一步強化班級向心力與凝聚力。

2.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工作水平

教師是學生與高校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承擔著重要教育責任。教師不僅要嚴格貫徹落實學校相關規章制度,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加強管理,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要充分了解社會實時熱點,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答疑解惑。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較好的執行力、語言表達力、溝通力等。但目前部分高校教師并未意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構建主題班會,并以此為載體,為教師進一步落實相關規章制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平臺。教師作為主題班會的主導者,應根據新生的實際需求,選擇與之相適應的主題班會,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最佳的班會形式,在結束時總結經驗,升華內容。

3.有利于順利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現階段,高校都會在新生入學時進行開設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其與學生現實生活缺乏緊密聯系,根本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而主題班會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開展主題班會,學生可以自覺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主題班會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進一步拓展,是思想政治理論檢驗實踐的重要依據。

4.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與內容的多元化

主題班會內容十分多元化,其主要包括新生的思想、心理、學習、安全、意識形態等方面。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可以解決新生所遇到的很多問題。此外,主題班會形式應多樣化,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班會載體建設策略

1.主題載體建設

(1)環境主題

大學新生剛入學時,全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陌生的同學與事物,都會使其產生孤獨感,尤其是經過特別緊張的高考后,學習壓力大大減輕,許多新生開始松懈,不重視學習,而是花費大量時間上網打游戲。

(2)心理主題

由中學生變成大學生,角色轉換需要一個心理適應的過程。其中成績較好但高考發揮失常的學生因為沒有進入理想的學校或專業備受打擊,可能會產生失落、自責、厭學的心理問題。

(3)學習主題

部分新生所選專業與興趣愛好不相符,還有的新生教室不固定和大課程及自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不適應。

(4)生活主題

現階段,大部分大學新生都是獨生子女,在進入大學集體生活后,漸漸就暴露出自理能力較差、自我意識較強、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等方面的問題。

5)理想品德主題

進入大學之后,新生思想與行為的社會性漸漸強化,情緒情感越來越豐富,開始探索人生的意義,但其對于大學和未來缺乏充分了解,經驗與實踐能力明顯不足。

2.內容載體建設

(1)紀律觀念教育內容

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學生守則、規章制度等相關內容的主題班會,幫助新生強化紀律觀念,明確成為一名合格大學生的具體標準是什么。在主題班會上,教師還要明確出勤率、宿舍文明、班級紀律等各種規章制度,并將這些及時納入學生評優選先活動中去。

(2)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在新生進入高校之后,安排一次以所有新生心理健康測試與輔導為內容的主題班會,針對存在心理障礙和隱患的新生建立完善的心理檔案,教師則應實時觀察新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及時掌握新生的思想動態與心理變化,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幫助新生疏導心理問題,貫徹和落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穩定專業思想內容

就業是新生入校時便開始關注的問題之一,所以在進入高校后,應舉辦一次以專業與就業為主題的班會,可以采用座談會、交流會、校友專題報告等方式,幫助新生全面了解專業特點、課程體系、師資狀況、畢業就業等方面的問題,以穩定學生專業思想,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使其樹立良好的、健康的就業觀念。

(4)困難挫折教育內容

新生來自我國各地,在剛進入班級時,勢必會出現一定的分散性與離散性。尤其是從小學到高中都在父母身邊長大的新生,沒有經歷過太多挫折和困難,在遇到困難時缺乏集體意識,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所以在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基于班級單位組織集體游戲,對新生進行抗挫教育,促使新生從中體會成功與失敗兩種不同的感覺,樹立良好的團隊意識,積極克服各種困難和挫折。

(5)理論學習活動內容

部分高校新生并不關注政治,甚至還會引發信仰危機。思想政治教師則應實時進行各式各樣的社會主體核心價值體系的知識競賽等活動,為理論學習賦予新形式,全面提升新生的政治理論素養,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3.形式載體建設

(1)會議形式

在高校不斷擴招與辦學規模逐漸擴大的形勢下,學生數量快速增長,教學樓、圖書館以及教室等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的數量與質量早已無法滿足新生需求,再加上部分主題班會太過形式化,說教式內容單一且枯燥,與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性不相符,對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造成了直接影響,進一步優化主題班會形式勢在必行。其中以說、講、評為主的會議或講座報告等主題班會,是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其重點在于對多數人進行集中教育,主客體之間的信息傳達效果相對直接和便捷。

(2)表演形式

高校新生大部分性格比較開朗活潑,尤其是經過高考巨大壓力之后,進入大學這個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新生都會帶有強烈的表現欲,希望能夠給同學和老師留下好印象。這就需要教師以此作為前提條件,舉辦一些才藝展示之類的聯誼會等,為新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以此促使新生從豐富、多元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體會大學生文化生活的多樣性。

(3)歷奇形式

這一類型主題班會的場所主要在室外,選擇設置拓展類型活動作為主要內容,目標是為了喚醒學生的好奇心與團隊合作意識。各項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素質拓展活動,能夠在調動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基礎上,促使班級與學生共同努力經歷各種考驗,以此使新生快速融入集體,提高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

(4)網絡形式

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網絡手段,建立微信群、班級群、郵箱等,正向引導學生彼此深入進行思想交流,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縮短時空距離,還能夠激勵學生暢所欲言,從而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與管理。

(5)多媒體形式

在主題班會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大學四年比較有意義的主題班會,通過播放典型的學生日常生活短片,生動直觀地預警和提醒學生,也可以多用一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讓素質教育手段更具吸引力。

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班會設計與實踐

1.思路

高校新生主題班會應基于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從行為習慣規范出發,加強基礎教育。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通過積極開展軍訓、安全教育、校規校紀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意識教育等活動,使大學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與學習,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與人生觀,為其后續順利融入大學生活提供有力幫助。

2.設計

主題班會整體設計的根本點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因材施教,以學生專業、心理、身體素質、思想等為依據確定班會主題。在主題班會開始前,制訂班會主題與活動計劃,即活動目的、準備、流程、方案等,根據高校新生特點與主題內容舉辦多元化的主題班會活動。在班會形式上,應構思獨特新穎,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在班會內容上要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貼近,與學生思想特性相符。在方法上,講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與溝通交流,以此為學生創造更加輕松與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3.拓展

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班會是輔導員的工作范圍,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還包含總結與點評,教師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善于發現學生優點,適時轉變傳統說教模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主題班會的興趣與熱情。輔導員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解決新生入學的心理抵觸情緒,以及成長成才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構建完善的學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學生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

結 語

總而言之,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新形勢和新變化,在很大程度上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挑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班會在內容、方式、途徑等各個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高校思政教師應基于既有工作,實施更加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措施,強化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班會載體方面的創新建設,使其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

參考文獻:

[1]肖麗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以主題班會為載體》,《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第30卷第10期,第14-15頁。

[2]蔡景雪:《高校“別樣主題班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討》,《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3年第4期,第37-40頁。

[3]趙楠:《新形勢下以主題班會為載體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知導刊》2017年第36期,第19頁。

[4]張巍巍:《以主題班會為載體,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中國人》2016年第29期。

[5]高惠霞、殷朋宜、楊靜:《淺談主題班會在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衛生職業教育》2017年第24期,第19-20頁。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