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體育項目,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基本手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積極開展體育游戲,通過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體育項目的技能要領,強化與人協(xié)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深化體育教學的深度意義。

一、指導觀察傾聽,發(fā)展學生智力

在小學體育教學階段引入體育游戲,一來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二來教師可以在游戲過程中指導學生觀察和傾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進一步幫助學生緩解壓力,促進智力的開發(fā)。

例如,在體育課堂中,我經(jīng)常開展“擲沙包”的體育游戲。我將班級學生男女搭配分成AB兩組,先將A組成員分為人數(shù)大致相等的兩列,相隔10米相向而立,作為投擲組,B組成員站在兩列成員的中間,作為目標組,兩端A組兩列成員來回丟擲沙包,若打中B組成員,該成員即被淘汰,若B組成員成功奪取沙包,該成員則獲得一次復活機會。在“擲沙包”游戲的過程中,投擲組的成員不僅需要爭分奪秒、快速拾撿沙包,還需要傾聽對面同學的暗示,時而高投沙包,時而指東打西……

在整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學生大腦處于高度的興奮狀態(tài),對信息的接收速度和處理速度都會提高,這樣會有助于智力的開發(fā)。

二、探究技能要領,健康學生身心

在小學體育教學階段開展體育游戲,轉化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被動位置,引導其主動學習,自主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教師則充當指導者,幫助學生攻堅克難,通過簡單的動作促使學生掌握復雜的體育技能要領。

例如,在“50米迎面接力跑”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練習傳棒、接棒,我將課堂的學生分為ABC三組,每組各16人,賽道兩端每組各站8人,開展50米跳繩接力賽,第一名隊員聽到哨聲后,從賽道的一端出發(fā),在中間點完成10個跳繩后跑到另一端將接力棒傳遞給下一位同學,以此類推。一輪的游戲之后,學生們發(fā)現(xiàn)在傳棒、接棒的環(huán)節(jié)中總是出現(xiàn)掉棒和相撞的問題,此時,我選了一名學生作為搭檔進行動作示范,為學生講解迎面接力的同手交棒,“你的右手拿著接力棒,傳遞到對面同學的右手中,從他的右側跑過去,這樣傳遞接力棒時不會影響接棒的同學直接出發(fā)。”然后,又為學生講解了上挑式和下壓式接棒的區(qū)別,讓各組成員各自練習后,再進行游戲,學生們躍躍欲試,都積極參與到接棒的練習中。

教師通過開展體育游戲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練習和探究體育技能要領,使學生在游戲中提高了身體素質,促進了身心健康。同時,通過游戲的形式,老師給予了學生一定的娛樂感,消除了學生課業(yè)上的疲憊,也達到了放松學生身心的效果。

三、強化與人協(xié)作,滲透體育精神

體育游戲除了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身心健康之外,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與人協(xié)作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單純講解體育知識或讓學生單一練習體育器械,學生不僅難以提起興趣,更重要的是感受不到體育運動團結協(xié)作的體育精神。

例如,在練習“4×100接力”時,我以跑道為場地,進行“警察抓小偷”的課堂游戲,由我來扮演小偷,圍著跑道“逃跑”一圈,學生四人為一組,用“4×100接力”的方式追趕小偷。在“警察抓小偷”的游戲中,學生們意識到這不是一個人的比賽,每組的四個人都是一個集體,不僅每個人都需要拼盡全力追趕小偷,還需要四個人的默契配合,完成起跑、傳棒、接棒。

教師通過開展團隊競技項目的游戲,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運動精神,通過成員之間相互合作,樹立“游戲第一、比賽第二”的競賽觀念。同時,老師引導學生學會與人團結協(xié)作,可以為其今后在社會中的為人處世奠定基礎。

體育游戲是新的基礎課程改革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巧設游戲于小學體育課堂,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以此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體育精神。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對體育游戲的設置,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安排,將體育游戲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程度,凸顯體育教學的深度意義。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合水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