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在身心方面都有劇烈的變化,再加上高考升學等方面的壓力,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如何解決高中學生在校其間的心理困擾,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性,是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主題。

一、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見的突出問題

1.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流于形式

大部分高中學校都忙于高考備考復習,只是習慣性地在高考前6天左右給高中學生進行考前心理疏導和應試心理指導,學校一般不會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有些學校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在課程表中標有心理健康課而已。

2.心理咨詢室是擺設

國家近年來對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視,要求省級示范校一般要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和配備一定數量的專業教師或兼職心理咨詢師。可是,筆者在一項課題研究調查中發現,我市58所高中學校中,只有4所在校內設有心理咨詢室,咨詢輔導資料較為陳舊,年咨詢量僅平均5人次,可見這方面工作的滯后性是極為嚴重的。

3.把個別心理輔導和班會或班務處理混淆或等同,致使心理問題升級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部分班主任把因學生心理問題造成的諸如吸煙、校園偷盜、群體矛盾等簡單粗暴處理,一味說教或叫家長領人回家反省,轉移矛盾或造成問題復雜化,致使部分逆反心理強的學生走極端,產生惡性循環。

4.對學生個人隱私不能夠妥善保護,往往造成二次傷害

有部分班主任或教師,不注意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尤其是在對學生早戀問題處理上尤為突出,不是冷嘲熱諷,就是公開點名批評,傷害學生自尊心,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有了嚴重的心理陰影,最后退學、自殺或行為異常的很多。如果教師能夠有心理咨詢的知識或以恰當的方式處理的話,或許就不會給學生造成二次傷害。

5.學校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師和輔導員

很多學校沒有配備專業教師或心理咨詢師,這給原本薄弱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更大的困難,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高中學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1.學校領導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并真正把心理教育納入課堂教學

只有學校各級領導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在硬件和軟件方面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作為校長,不僅僅要在各級工作會議上強調愛心教育、關注學生心靈的重要性,也應該力爭給學校配備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務,建立規范化的心理咨詢室,出臺相關工作條例、輔導員守則等。

2.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經常性開展個別輔導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為學校的宏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可以提高教師教育決策和科學研究的水平,可以為學校心理輔導、咨詢和治療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動態的監測手段,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學校要建立高中各年級學生的心理檔案,并且根據學生的心理檔案積極地、有針對性地做好個別輔導工作。

隨著學習壓力增大、競爭日益激烈、青春懵懂以及其他一系列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的出現,高中學生迫切需要專業心理輔導以擺脫日益嚴重的不良情緒。我校的心理咨詢室充分發揮了其職能作用,相應開設了信件咨詢、學生個體輔導、團體輔導及家長咨詢等活動。比如,學生有什么心理問題、困惑需要幫助而又因為某些原因不能面談的,都可以寫信投到“心靈之約”信箱,由心理老師寫回信放到傳達室。信箱每天下午開一次,保證第二天準時回復。

3.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不能與班會混同

建議在各個年級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至少每周一課時,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社會需要,依據一定的心理輔導理論與方法,引導學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體驗、自我發展、自我成長。不能以班會代替心理輔導課,要給學生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儲備。

4.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總結,積極參加各級心理健康教研培訓

心理輔導員或教師在工作中要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總結,并及時互相交流,最好能夠開發出適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校本課程。同時,要積極參與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培訓活動,借鑒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緊密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只要能夠對癥下藥、細致工作和耐心疏導,就一定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