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大多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游戲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新知識,不斷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因此,老師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綜合素質。本文針對游戲化教學展開分析與討論。

一、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游戲

小學生好奇心較強且有較強的求知欲。因此,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化教學模式,老師在設計游戲時,應結合學生的特點,讓游戲變得更加合理、有趣,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此外,老師在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時,應充分了解教學重難點,進而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促進老師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明確教學目標,不斷促進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例如,在學習“比大小”這一課時,老師就可利用畫有1到10水果圖案的紙牌展開教學,促進相關游戲活動的順利展開。通過圖案紙牌的展示,老師可引導學生隨意抽取兩張紙牌,讓學生判斷紙牌的大小,幫助學生掌握比大小的技巧。此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老師還可舉行相應的競賽活動,通過學生之間的搶答,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二、結合學科特點,開展游戲探索

小學數學較其他學科不同的是: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老師在將游戲活動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時,應有效結合數學學科這一特點,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此外,游戲化教學并不是以游戲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將相關的數學知識引入課堂,這樣就能有效促進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因此,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游戲活動時,應合理安排和規劃游戲時間,這樣就能有效控制整個游戲的進程,以此來充分發揮游戲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例如,當老師在課堂上引入游戲活動時,應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出相應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養成一定的時間觀念,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掌握。此外,老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就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回答正確時,老師應及時給予表揚,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完善教學評價,提高游戲成效

科學到位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對整個活動的開展做出總結,而且還能有效促進相關游戲活動的順利展開。因此,老師就應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進而提高游戲的有效性。此外,通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實現對自我的認識,而且還能及時幫助學生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因此,當游戲活動結束以后,老師就應針對整個游戲的開展進行合理評價,并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就能提高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老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摒棄傳統的教學評價觀念,引入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制,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評價質量。此外,老師還應不斷學習豐富的知識,系統構建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為了完善教學評價,老師還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采納學生家長的意見,不斷增強游戲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老師應從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游戲內容,結合學科特點,培養他們積極探索的精神,以及完善教學評價,提高游戲教學有效性等方面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游戲活動,從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濱海港經濟區陳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