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中抽象問題的解決
作者:張 崗
發布時間:2019-04-16 10:50:3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學習物理知識不僅能夠提高生活能力,而且能學到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物理學科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是抽象性的,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針對物理抽象性這一特點,新課程改革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新課程改革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注重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情景化,逐步使學生形成對概念與性質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使用相關性教學,拓展學生想象
1.關聯其他學科,解決問題
對于物理教學中出現的抽象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學科之間的關聯性來解決。物理這一學科總的來說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性還是比較強的,教師可以通過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想象和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振幅有關知識的時候,可以通過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聯系,利用數學中的正弦函數,讓學生通過對正弦函數圖像的回顧,再比較正弦函數圖像與振幅圖像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從而加深學生對振幅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習效率。
物理和數學密不可分,物理問題可以借助數學工具來解決。用數學函數圖像可以描述物理規律,如用曲線描繪出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將一次函數應用到物理實驗中的控制變量法,歸納出電阻與電流和電壓的關系。在教學中將物理問題用數學技巧來解決,既能使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同時又能促進物理知識的掌握。
2.建立物理模型,解決問題
空間關聯性指的是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對于那些比較抽象的問題,教師通過建立物理模型進行教學。在學習有關杠桿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在木板上釘若干鐵釘,問學生:“可以用手將它們拔出來嗎?”當學生發現不能時,告訴同學們可以借助的工具有木塊、老虎鉗、羊角錘與起子,讓同學們動手實踐。之后老師也示范了一種辦法,老師用了一根硬棒,且在撬起的過程中這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然后讓同學們進行模仿,并告訴同學們硬棒就是杠桿。為了驗證同學們是否真的掌握了杠桿的相關知識,教師讓同學們列舉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杠桿工具,同學們列舉出:指甲剪、開瓶扳手、起子、羊角錘等。通過舉例可以看出,同學們是真的掌握了杠桿的相關知識,由此可見,建立物理模型是比較有效的解決物理抽象性問題的辦法。
二、使用實驗教學,增強教學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的身份是組織者與引導者。對于物理教學中比較抽象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做實驗的方式來幫助同學們理解。物理實驗是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是對物理結論的檢驗方式之一。在利用物理實驗進行教學時,教師通過對實驗原理的講解,讓同學觀看教師實驗,從而理解較為抽象的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電路的有關知識時,教師通過在同一電路上演示串聯與并聯所導致的不同現象,來幫助同學們理解串聯與并聯的區別。同學們還可以通過觀看教師實驗,了解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的電路圖的畫法。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是一種更直觀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同學理解物理教學中出現的抽象問題,如“小孔成像”“紙盒燒開水”等。
三、應用信息技術,認識問題本質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好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同學們解決物理教學中的抽象問題。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多媒體與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物理問題更直觀地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讓同學們能夠準確把握問題的本質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例如,在講述大氣壓強的存在這一結論時,馬德堡半球實驗是最好的例子。老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從網上下載了與本節課有關的視頻,組織學生一起觀看,通過對視頻的觀看以及教師的講解,同學們明白了大氣壓強是真實存在的。通過觀看實驗步驟,學生們理順了實驗過程,總結了物理規律,解決了物理中的抽象問題,提升了學習效率。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物理教學中的抽象問題,還能增強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多學科整合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的均衡發展。信息技術教學緊跟時代步伐,是解決物理教學中抽象問題的一大主力軍,根據不同的抽象問題采用不同的解決辦法,有效解決物理教學中的抽象問題。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