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孫繼清
發布時間:2019-04-16 09:55: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我國教育部門將教育的重心逐步放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就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我們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
一、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含義
問題解決教學還有一種叫法就是“拋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主要原理就是結合真實的問題來進行教學。之所以被稱之為“拋錨式”教學,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在確定問題時,就代表整個教學設計已經基本完成,我們能夠從中清楚地了解到整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進程。其主要是為教師和學生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與其他同學一同來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掌握問題中所蘊含的各類知識點,同時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該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已經掌握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新一輪的知識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以此找到學習的樂趣。
二、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上課之前,教師都要明確本節課要教授的內容以及要達到的效果,然后結合以上目標為學生創設科學合理的學習情境。課堂的最后,問題也就變得更加復雜,這時教師可以參與到問題解決活動中來,與學生一同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如何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
2.收集資料,分析問題
在問題的設定上要具備創新特點,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夠對學生進行有利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已經學過知識的基礎上與該問題進行對比和研究,從而真正了解問題的本質,掌握更多的新知識,獲得全新的學習目標,就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來講,我們以“電腦死機的原因”一課為例,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先讓學生對該問題進行資料收集,收集途徑分為很多種。例如,手機網頁收集、圖書館查閱資料等,收集完畢后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分析和討論,將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如果有需要可以進行反復收集資料,再重復上一環節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施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應該注意的問題
1.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
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非常顯著。因此,在問題解決以及問題的具體意義方面來講,學生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就傳統教學模式來講,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都是跟著教師的思路來走的。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時間,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扮演好自身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2.注意設置問題的有效性和問題情境創設的真實性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在真實問題的基礎上來進行情境創設,其重點就在于問題的選擇,其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要與學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識點相關聯,另外,在問題的選擇上要盡可能的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對于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要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
3.問題解決時,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運用問題解決模式進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來,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結合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從而獲取更多的知識點。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通過自己的能力找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達到這一目標才能解決更多不同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產生的錯誤,也就是說一旦教師發現學生的錯誤就要對其及時糾正,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鳳凰鎮梧臺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