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分析
作者:喬成林
發布時間:2019-04-04 17:14: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對我國人才培養有著重要意義。英語作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門學科,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競爭實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高職英語教育目標是圍繞培養全能型人才,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英語教育要堅持實用性為基礎,從對人才需求情況出發,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進行高職英語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培養專業能力強和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本文結合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特點及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職業能力培養視角 高職英語 教學模式改革
引 言
對于每個面臨就業的學生而言,掌握職業核心能力將會使其終身受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職業核心能力決定著學生畢業之后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就業成為學生畢業后的一大難題,為了更好地迎接就業市場的挑戰,高職英語教學就必須提高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這也是現階段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掌握職業核心能力對他們的重要意義。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特點
1.專業化
高職英語教學中最主要的是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這也體現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專業化的特點。由于每個專業對英語的需求是有所差異的,為了能夠通過英語教學對學生產生實質幫助,發揮英語教學的價值,高職英語專業化的趨勢也在不斷加強。只有將英語教學專業化[1],才能夠使學生步入社會時更具有專業競爭優勢,進而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
2.實用化
社會對高職學生英語能力水平的要求較低,只要求學生具備基礎性的交流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更加傾向于給學生傳授實用性的英語知識,實用化也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之一。
3.特長化
高職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會有選擇性地分層對學生進行教學。在學習英語中,聽、說、讀、寫能力[2]都是極為重要的,但不同專業學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而高職英語教學也會變得更加注重特長化。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當代社會,高職英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所以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必須得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首先,高職英語教學不能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能夠只簡單地教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說教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條條框框不僅限制了教師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學生沒有自由思考與判斷的空間,阻礙了學生自我發展與想象能力的提高。如果教育教學模式一味的呆板無聊[3],這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教學時只側重于教學生英語單詞、語法及句式等方面,會導致培養的學生不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高職英語教學本身就是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系統,使他們具有一定的專業翻譯水平和英語交流能力,利于學生畢業后在自己從事的行業更好地發展。但對于現階段的高職英語教學來說,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教師往往采取統一的英語教學模式,忽視了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他們能夠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就必須改革和創新,要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教育教學的宗旨,使學生畢業之后在實際工作中靈活自如地應用英語知識發展自己。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對于高職院校英語教育而言,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掌握程度。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教育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課程。英語是提高學生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課程設置不科學
我國高職院校的育人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與專業型人才,這就對高職英語課程設置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以人才為導向的英語課程設置不能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應不斷加強專業的融合度,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在實踐課程方面的設置都存在一些問題,這就導致了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及口語水平得不到明顯提高,“啞巴式英語”居多。教師過于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沒有將西方文化滲透到課堂,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難以深入[4]。高職院校的英語教材與我國本科院校英語教材內容并無多大差異,這一方面難以體現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特點,一方面造成與社會的銜接度不高。
2.教學模式落后,師資力量薄弱
近幾年來,我國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但由于師資力量有限,導致優秀的英語教師供不應求。英語作為一門各專業的必修課之一,由于英語教師的緊缺,大部分院校往往會出現一名教師負責多個班級英語教學工作的情況,教師的工作量大,甚至會出現返聘已經退休的英語教師的現象,英語教師的緊缺也直接導致了英語整體教學質量的下滑。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沿襲著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上采用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合作精神的培養。傳統的英語課堂大多都是由教師主導,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如果不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很容易造成他們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教師的傳統教學法沒有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作為基礎,導致學生的英語能力與社會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對策
1.明確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方向
高職院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對學生以后的就業方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進而融合英語教學特點,明確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方向。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要在綜合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優化,除了教學模式及課堂授課方式的轉變之外,還要注重教材的編寫及實踐活動的開展等。在高職英語改革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改革目標[5],培養實用型的英語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意義與價值,為學生以后的就業打下基礎。
2.處理好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中的關系
高職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協調好知識與技能兩者之間的關系與比例。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時,采用現代化技能型的教學模式。著重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變化與情緒變動,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要在滿足學生專業需求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將英語與學生的未來發展結合起來。
3.明確課程目標
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不是為了使學生通過相應的英語等級考試,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各行各業對高職學生英語基本運用能力的要求,教師只有明確這一課堂目標且要圍繞該目標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高職英語教師要敢于突破固定思維,不局限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將英語教學放在一個全新的視角之下,變單純地傳授英語知識為對學生英語實踐交流能力的培養上,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為目標培養實用型英語人才。
4.優化英語教學課程體系
高職英語教學要堅持基礎英語教學與行業英語接軌,建立的英語課程體系要符合社會需求,同時也要體現出鮮明的職業特色。這對高職院校及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涉獵實踐性較強的不同的知識體系,如人文地理、語言技能及學術交流等,還要為學生構建有利于他們全面發展的教學框架。同時,學校應當為大三、大四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6],通過與外界企業的結合為學生融入社會創造條件,使他們能夠從就業情況及前景中不斷調整自我,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此外,課程的布局應更加多元化與多面化,盡力為學生提供實時教學資源,同時通過網絡渠道將行業發展和社會需要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不斷擴充學生的知識儲量。
5.改革英語教材內容
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英語教材內容的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內容。英語教材的更新與優化能夠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目標及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應加強學生英語實踐交流方面的力度。首先,高職院校在制訂不同專業的英語教材時要集相關專業英語教師之力共同編寫,只有這樣才能夠凸顯專業重點,使英語內容針對性強,也能提高英語內容在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接受程度。其次,高職院校英語教材的內容要滿足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7],使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教材內容的優化能夠使英語教學在各個專業的價值性得到體現,滿足高職院校提高學生就業機會的教學目標。
6.提升英語教師綜合能力
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要注重英語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可以通過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來優化整體的教師隊伍建設。具體來說,高職院校要在英語教師中開展專業培訓及教研,通過開探討會等提升英語教師的自身素養,也可以將英語教師派送到其他院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學習。英語教師也要有自我成長與自我積累的意識,明白教師應具備的素養,盡力打造以學生為中心、就業為導向的英語實踐課堂,做到學以致用、教學相長。高職院校在招聘時也要注重英語教師的企業經驗,從專業角度出發,招聘具有高理論、強實踐的優秀英語教師,加快院校英語教師隊伍的轉型建設。
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上升及國際地位的提高,英語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點之一。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實用英語的教學是不可忽視的。在英語教學中,高職院校要立足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及不同專業的就業實際,對英語教材及英語教學方式進行符合實際的改革創新,優化英語課程體系,提高英語教師職業素養,使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更加貼合英語教學實際,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率。
參考文獻:
[1]甄麗媛、吳艷紅:《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研究——淺析高職高專院校公共英語教學與就業的關系》,《網絡財富》2010年第7期,第73-74頁。
[2]白銀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文秘英語”教學初探——以福州英華職業學院為例》,《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
[3]姚春燕:《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29卷第19期,第134-136頁。
[4]朱紅英、徐曉暉、鄒文?。骸毒蜆I為導向的高職軟件測試專業課程建設》,《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年。
[5]陳明潔:《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長沙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6]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中國高教研究》2009年第4期,第6-9頁。
[7]劉麗霞:《優化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結構的構思》,《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作者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榆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