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快樂
作者:王 帥
發布時間:2019-04-04 09:37: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我的寫作生涯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快樂之旅。緣于對文字的喜愛,高中時我便好寫,記錄心情,表達看法。當筆尖的抖動變成一個個跳躍的文字,我仿佛擁有了自己的秘密花園,和文字建立了難以割舍的聯系,內心充實又喜悅。所以,大學報專業時,我義無反顧選擇了中文系,誓要把寫作當成一生的追求。閑暇的大學時光,給了我充分的創作自由。可以說,整個大學時期,就是我的寫作史。第一部中篇小說《命中注定》完成后,被推薦到院刊上發表,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價值。
此后,我不滿足于寫小說、散文,開始有意識鍛煉思辨能力,學習寫評論。每次讀完作品,我喜歡合上書,回憶其中最打動我的地方,三言兩語,落筆成文。隨著閱讀量的遞增和感悟力的加深,駕馭文字的能力逐漸增強,零散的小評論逐漸匯聚成大評論。臨畢業時,同學們都為畢業論文發愁,我卻寫得輕松愉快。看著大家羨慕的眼神,我才領悟到:寫作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修煉,修煉的時間長了,對文字的敏感度到了,任何創作都是水到渠成。
為了繼續寫作的美好時光,我毅然選擇了讀研,然而,這卻是我寫作生涯的中斷期。唯導師馬首是瞻的我,每天疲于應付各種論文,硬擠出來的文字失去了靈魂。看著一篇篇應付差事的文章,我陷入了迷茫和痛苦。寫作停滯了,思考也停滯了,日復一日,渾渾噩噩。曾經寫作的快樂只能在記憶中回味,回味又加深了現實的痛苦。完成畢業論文的那一刻,我勇敢拒絕了導師希望我繼續讀博的建議,因為比起更高的學歷,我更渴望創作的自由和快樂。
新的工作,新的生活,帶給了我全新的體驗。課堂的靈動多姿,學生的奇思妙想,文本的常讀常新,師生的默契共鳴,都讓我激動不已,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涌動著表達的欲望。講完《警察與贊美詩》,寫《緊貼人物讀小說》;講完《哦,香雪》,寫《牽一發而動全身,拎主線而清脈絡》;講完《雨巷》,寫《語文課堂應多點兒詩味兒》……除了撰寫教研論文,我還記錄教學感悟,修改教學設計,品評賞析文本,好像什么都可以寫,什么都愿意寫,寫得真是不亦樂乎!木心先生曾經把《紅樓夢》中的詩比作水草,他說,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寫作亦是我教學生涯的水草,沒有教學之水的澆灌,再招搖的水草也不復靈動;沒有水草的映襯,再清澈的碧潭也不復美麗。教學中的鮮活素材是我寫作的源泉,寫作時的不斷反思又讓教學之路更加順暢,讓教學之心更加篤定。
現在,于我而言,寫作是愉快的享受。每次靜下心來,任思緒橫飛,感情四溢,在筆端和紙張摩擦的沙沙聲中,傾心吐之,一氣呵成。寫罷,酣暢淋漓,痛快無比,猶如泛著孤舟,在汪洋恣肆的大海上,隨浪俯仰,隨心而動,隨遇而安。不為功名,不求得利,只為自己。我愿意像農民一樣,在自己的園地默默耕耘,頭頂陽光,腳踩大地,播下種子,灑落汗水,收獲喜悅。只要生活還在繼續,源源不斷的活水便會流淌進我的心底,我的寫作就不會停止。
夜深了,我的內心依然波瀾不止,懷著對文字的鐘情和熱愛,寫下了這首詩:
當文字老了,
芳華不再,
歲月的滄桑,
融進它的肌理,
有我相伴。
就像蝴蝶親吻花朵,
吐露心語;
就像嬰兒依偎母親,
尋找幸福;
就像游子凝望故鄉,
渴望歸去。
當文字老了,
我愿用最美的年華,
寫下最后一個字,
請不要嘲笑它的稚嫩,
因為一切的一切,
都源于快樂。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鋼高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