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對現代體育發展的啟示
作者:劉偉言 趙曉莉
發布時間:2019-04-02 15:23:2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燦爛的文化,其中包括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體育文化。自現代體育進入中國以來,我國的古代體育文化迅速衰退。然而隨著現代體育的蓬勃發展,開始顯現出一些弊病,反而需要我們借鑒古代體育文化中的優秀理念,將其與現代體育相結合,才能促進我國體育文化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關鍵詞】中國 古代體育文化 現代體育
體育文化是指人們在體育方面創造的與體育相關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成果。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是指所有在鴉片戰爭前的與體育相關的內容,它包括了漢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和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
在中國古代是沒有“體育”這個詞的,它是通過與日本交流過程中,在19世紀傳過來的,但這并不等于中國古代沒有“體育”活動。中國古代社會的許多生產生活方式中都有體育活動,比如禮儀活動和武術、軍事活動以及各種養生活動等。同時,它還包括廣泛流傳在街頭巷尾的游戲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如賽龍舟、弄潮等。中國古代體育不注重體育參與者之間的競爭,主要關注的是民間體育活動的休閑娛樂、軍事體育的實用及養生引導的健康保健作用。
現代體育是以西方社會文化為基礎的體育文化,“更快、更高、更強”是其主要發展理念,提倡在與自然的對抗中不斷突破人體極限?,F代體育發展到現在,已顯現出種種弊端,如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對金錢的過分追求等。對競賽獲勝者的獎勵和過分追捧會刺激人們為了獲勝而使用不當行為,如服用興奮劑、賄賂裁判等不道德的做法。
因此,我國古代體育文化相對于現代體育而言,仍有許多可以借鑒的地方,以幫助現代體育持續健康發展。
健康保健
現代體育主張“天人相分”,相信人可以征服自然,突破人體的生理及心理極限,以量化指標判定人的健康狀況,導致人身體某部分過度發達,而又對另一部分造成傷害。例如,在田徑、體操、球類等專業運動員中出現嚴重傷病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甚至大部分人在60歲以后身體狀況就不如不運動的人,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極高。這正是因為他們過度地開發了身體潛能,超過了自身所能承受的極限,是不健康的行為,違背了人的生理成長規律。然而,中國古代體育并沒有過多關注體育的競爭性。中國的“天人合一”理念及“陰陽平衡”理論主張人應與周圍的環境結合,形成共同的生命系統,通過不斷運動來改善人體機能,與自然協調發展,改善健康狀況,隨之實現長壽?!胺踩酥?,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奔慈说纳?,是由天給他精氣,地給他形體,兩者相結合而成為人。從而還可以理解為人是天地的精華,人的活動離不開天地的依托,人應理性利用天地其他之物,并與之和諧共處,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這里把人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完全區別于西方的把人從解剖學上分成不同的部分來看待?!秴问洗呵铩す艠贰酚涊d:“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郁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這段記載表明,在我國原始社會后期,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某些身體活動具有保健祛病的作用,可以運用活動身體的方法防病治病,增進健康。后來,隨著人們經驗的積累,對運動健身的樸素認識進行了總結。在東漢末期,華佗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理論,創造了以健身為基礎的“五禽戲”。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更接近真正的體育精神——為了人們的健康。我們必須繼續發揚這種精神,更好地預防疾病,強健體魄,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體質。
發展體育 德育在先
目前,現代體育競賽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公平公正的交流平臺,但也出現了許多違背原則的事情。首先是追名逐利,有人將重心放在追求金牌和金錢上,忘了體育運動的初衷。個別運動員、裁判員在比賽中使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爭取比賽的勝利,例如濫用興奮劑、賄賂裁判等。當然,為了有效遏制這些不公平、不道德的行為,相關部門已經制定了現代體育規則,對其予以約束,同時,還對運動員加強了道德修養教育。
而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就非常注重道德的修養,偉大教育家孔子主張同等重視文化修養和體育活動。他提倡教授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射”即為射箭,他還常引導學生練習射藝,并發表了很多關于射禮的言論。這表明孔子把道德禮儀等內在精神與體育活動融為一體的教育理念,兩者在這里得到了高度統一。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體育活動經常被視為修身養性的手段,如棋藝、武術等,而在這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是中國武術。學武者不僅追求高強的功夫,還注重道德品質的培養。古時候,武術師傅向徒弟傳授武藝之前,都會講“武也,止戈也”,即告訴徒弟,學習武術的目的不是為了爭強好勝,而是為了停止干戈,這也是真正的武術家的道德風范。中國武術精神提倡,練武是為了增強體質,更好地保護自己,在需要的時候能見義勇為,抑強扶弱。早在春秋時期,《左傳》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記述,即“禁暴、戢兵、保大、公定、安民、和眾、豐財”。隨著時代的變遷,武德的內涵也在不斷變化,但基本上都是基于“尊師重道、孝悌正義、扶危濟貧、除暴安良”“虛心請教、屈己待人、助人為樂”等道德準則?!拔湟哉玫隆薄拔丛鴮W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等觀點受到一代又一代武術人的尊崇。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是把德的修養放在最高位置上。這也是現代體育所缺失的部分,現代體育中出現的極端個人主義行為,尤其是在競技比賽過程中,當個別人的欲望完全失控時,會對其及他人的身心會帶來極大傷害。這時,中國古代體育文化中的德行修養就可以很好地修正這些負面行為和情緒。因此,我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時候,不僅要注重身體健康,更應該注重體育文化的內在價值。在當今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中,更要加強道德教育,讓體育運動在展現運動員極高的水平時,還能展現其作為社會人和體育人應有的高尚品格?,F代體育發展的最終目標,除了促進和展示人們的力量、速度和技能外,更應是完美人性的改進和展示。
大力發展群眾體育
現代體育以競技體育為核心,強化體育的競爭功能,對體育的休閑娛樂功能重視不夠。體育應該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為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服務。同時,體育要更好地、長遠地發展,應該更關心和支持群眾體育運動的開展?,F代體育人應意識到只有夯實群眾體育基礎,競技體育才能更持續地發展。近些年來,國家雖然頒布了許多政策加強群眾體育建設,但執行力度還有待提高。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建設鍛煉場地,讓廣大人民群眾有休閑鍛煉的地方,但是這對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縱觀我國體育發展的歷史,一些體育項目能在一個短時期興盛起來,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即要么依附于軍事的需要,要么能取悅帝王權貴。然而,這些體育項目最終只是曇花一現。相比之下,我國各地的民俗體育,因其平淡樸實的特性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得以長久流傳下來,并在繼續發揚。這些活動大都有簡單易行的特點,能切實給人們帶來快樂,可以讓他們在閑暇之余有事情可做,且樂在其中,不僅健康了身體,還愉悅了心理。中國古代這種活動非常多,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活動也不同。例如,唐代的路得延在《小兒詩五十韻》一詩中提到了許多兒童游戲,如騎竹馬、斗草、藏鉤、打泥彈、積木、踢球等,許多游戲有相當高的鍛煉價值。在中國古代體育中,深受大家喜愛的放風箏、蕩秋千、捉迷藏、踢毽子、打陀螺、抖空竹、舞獅、拔河、象棋、圍棋等活動,雖然經歷了社會的跌宕起伏,仍廣泛存在于群眾體育之中。
結 語
目前,現代體育在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嚴重制約著其持續健康發展,我們應該從中國古代體育中尋找積極的一面,從長遠流傳的體育文化中汲取精華,探索現代體育發展之路。因此,我們應大力發展群眾體育,讓我國的體育基礎更加牢固,把群眾的健康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體質為目標,促進現代體育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樂泉:《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體育》,《科學之友》2008年第6期。
[2]宋二丹:《“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研究》,《運動》2018年第8期,第3-4頁。
[3]王沖、唐光蕊:《民族傳統體育與現代競技體育的關聯比較分析》,《青少年體育》2016年第7期,第20-21頁。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陜西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