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就像一條河,左岸是無法忘卻的回憶。”回憶里,1998年母親送我去大學報到的畫面依然清晰,而現實中,我已經是一名工作了16個年頭的高中生物教師了。38年的生命歷程,16年的教育生涯,積淀下來的是沉甸甸的果實:陜西省學科帶頭人、生物高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授課專家、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導師、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教練、西安市模范教師……每一份成績的取得,都浸透著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著。

用理想給青春起航。還清楚記得當年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復雜心情,既興奮,又有些許失落。興奮的是我是學校為數不多的被大學錄取的考生之一,失落的是沒有考入我理想的工科大學。是進入大學報到,還是繼續在高中復讀?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經過老師的耐心指導,結合家庭實際狀況,最終我決定進入師范類大學學習,也是從那一刻起,做一名優秀的生物教師便成了我的理想。2002年,我以優異的成績從陜西師范大學畢業,站上了西安鐵一中的講臺,成為了一名生物教師兼班主任。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其中一樂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工作16年來,我就時刻以 “培育英才”作為座右銘來鞭策自己。

用行動給青春答案。在工作上,我也一直秉承著虛心、嚴謹的態度。記得入職初期,為了上好每節課,我利用每周六、周日搜集大量與課程有關的資料,精心研究教材,力求突破每一個難點,并且會提前把一周上課所需的教案、課件全部備好,每節課前反復組織語言,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工作見習期的第一年,我就獲得了單位的“十佳教師”稱號。現在我雖然算得上是一名“老教師”了,但我依然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我自費訂閱了多種專業雜志,關注多個專業公眾微信號及QQ群,堅持每天學習。我積極爭取參加各級各類專業培訓的機會,把新教學理念創造性地運用到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深受學生喜愛和家長認可的教育教學風格。

多年來,我一直承擔著學校“理科菁英班”教育教學任務,為了讓每節課都成為啟迪學生的精品課,我一直堅持多方查閱資料,研究教法,精心設計實驗……挑燈夜戰早已是家常便飯。我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思維方法引領,鼓勵他們面對紛繁的社會現象,運用自己的智慧撥開表象,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各種矛盾的處理中,我鼓勵學生換位思考,以寬容平和的心態對待、處理每天遇到的問題。為了培育優秀的班集體,我在班主任計劃中雷打不動地記錄著:指導班委會工作、督查每日值班情況、了解學生情況、德育量化考核、個人評先、貧困補助發放、各種獎懲、每周至少一次去宿舍探望學生、每學期至少兩次家訪、及時接待來訪家長、與部分學生家長約談……每天早上7點,那個最先出現在教室門口的身影,必定是我。

用成績給青春上色。工作以來,我努力踏實地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先后參與或負責國家級重大課題研究3項,省、市、區級課題10余項,教育、教學成果獲區級以上獎勵20余次,多篇論文在國家級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近年來,我所帶學生有50余人考入清華、北大,近三分之一進入全國“985名校”,所帶班級兩次被評為“西安市優秀班集體”。我所輔導的學生在全國競賽中,獲國家級銀牌2人,省級一等獎10人,二、三等獎80余人。

在該奮斗的青春年華,請不要吝嗇你的才華與潛能,一定要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我也將迎著陜西省教育廳“三級三類”骨干體系培養的春風,以一個教育者的高度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繼續開拓進取,演繹出更精彩的生命華章!

作者單位:西安鐵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