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陪孩子讀故事《鮮花馬》:樹林里住著小白馬、小紅馬和小黑馬,他們共同生活,形影不離。一天小白馬覺得身上只有一種顏色不好看,提議伙伴們一塊去找顏色,都變成五顏六色的小馬。小紅馬和小黑馬卻說:“白馬就是白的,紅馬就是紅的,黑馬就是黑的,變什么顏色呀!”小白馬只好獨自出發,終于在一座高山上找到一條七彩的小河。

小白馬將自己染成七彩馬,卻得不到小紅馬和小黑馬的認同,便到河邊悄悄流淚。花朵問他為什么哭,小白馬訴說了事情經過。花朵們說:“你敢變成彩色的小馬,真勇敢,我們都愿意飛到你身上去!”于是,花朵們紛紛飛到小白馬身上,紅的、黃的、粉的、紫的……小白馬變成了世界上第一匹鮮花馬。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鮮花馬”有夢想,勇往直前,最終贏得“花朵”的擁戴。我仰慕這種執著與成功!特殊教育有無“七彩的小河”?特教教師能否成為“鮮花馬”?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荷爾德林說:“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十多年工作經歷使我的目標越來越清晰,那就是搞科研、走專業發展之路……這就是我理想中“七彩的小河”“詩意地棲居”之所。我在孜孜以求這樣一個夢。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逐夢的過程實屬不易!盡管道路險阻漫長,但這并不妨礙我追夢的決心,我堅信“天道酬勤”。

2012年,第二批“微山名師”暨濟寧市第三屆“杏壇名師、特級教師”評選如期而至。憑借較為突出的硬件條件,我順利通過“微山名師”評審、并被推薦參與“杏壇名師、特級教師”角逐。

特教教師要面對陌生的普校教材體系,與全市教育精英同臺賽業務、爭名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經過一番說課、答辯,外加硬件賦分,我榮登全市100位“特級教師”之列,成為本校首位市級名師。

2015年5月底,市教育局組織名師任期屆終考核,20位同事參與民主評議,結果優秀10票、合格8票、無效2票;對我任期內的評價,學校考評組一言蔽優點,問題卻是一籮筐……事后愛人打趣問我:“看到評議結果,聽了反饋意見,是不是有些心灰意冷?”

挫折或非難打不垮我,反而會更加激起我奮發的動力。我需要機會證明“自己行”,而且是“真的行”!

同年7月下旬,第三批“微山名師”暨濟寧市第四屆“杏壇名師、特級教師”評選再鼓號角。為了實現更高目標,暑期里我研讀課程標準,遍閱小語教材教參,苦練說課……終于名列全市50位“杏壇名師”,填補了濟寧市特殊教育的空白。

筆者熱衷評名師,決非單純追名逐利。教師若想真正教書育人,就須不斷提升師德師能,先“育好自己”,才可能引領學生健康成長,這是我對教師職業的基本理解和不懈追求。我認為,名師就是一粒希望的種子,應以他的德行與實踐向周邊輻射正能量,引領廣大中青年教師向真善美前行,蓬勃朝氣、自強不息。

由此,我自發組建“專業發展共同體”,計劃用三年時間,通過“閱讀”“傾聽”“說講”“寫作”等途徑,推動教師專業分層發展。三年中,我帶領9位教師落實六方面工作:基于問題的小課題研究;直面焦點的專題學習培訓;立足課堂指導青年教師;專注教師閱讀;強化教育反思;教科研成果歸納及推廣……三年來,我們團隊累計獲獎26次,撰寫教育論文、反思170篇,公開發表58篇。我個人參研省級規劃課題,先后指導兩項市級課題研究,其中一項還榮獲市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去年6月名師任期屆終考核,最后民主評議結果:優秀19票、合格4票!我長出一口氣,深知這一切維系在“腳踏實地”基礎之上。

不知其他的“杏壇名師”是否也像我一樣“拼”,依我看,名師骨干的榜樣示范理當如此,甚至還可以做得再好些。想到這里,我抬頭眺望窗外綠葉婆娑,一個新的目標浮現腦海。待到實現的那天,我也許真能找到一條“七彩的小河”,成為“七彩馬”,而后引得各色花朵如影隨形。

作者單位:山東省微山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