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十一點,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禮堂內麥克風的聲音此起彼伏:“時光穿梭能不能發生?”“日常生活中,能不能見到新型光學材料?” “硬科技和高科技的區別是什么?”……

這是陜西省蓮湖教師進修學校(以下簡稱蓮湖進校)主辦、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承辦的“硬科技改變世界”專題講座剛結束時的現場。

中國“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學博士、陜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米磊通過視頻、數據等形象可感的方式,講述了宇宙大爆炸和人類誕生之間的淵源,分析了生物進化的智慧,分享了科技如何改變世界尤其硬科技對中國未來影響的故事,引起聽講師生強烈興趣。

“硬科技是比高科技還要高的技術,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硬科技是未來中國能夠在全世界并跑和領跑的科技。當中國在每一個科技領域都成為世界第一的時候,當中國成為科技強國的時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夠實現。科技創業是未來三十年中國發展的主旋律。”米磊認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學會參與才會跟上時代。提升每個孩子科學素養,用科普、科教的方法帶動孩子們的科創精神,因為他們即將成為改變這個世界的主宰力量。

“科學家講述的科技力量對國家、社會影響的故事,引起了我對科學學科強烈的興趣,激發我不斷去學習和鉆研。”多次參加蓮湖進校組織的科普活動、陜師大實驗小學科學教師張紅軍深有感觸道。蓮湖區行知小學李望京老師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科技創新,點亮孩子心中科技之燈是每位科學教師的責任。”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