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課前預習 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作者:梁 成
發布時間:2019-03-26 08:59: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課前預習對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學生往往對課前預習不太重視,直接在教師的講解下進行聆聽,在教師的思路下進行探究,這抑制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數學思維的發展。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逐漸形成一個完善的預習體系,從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調動學生預習動力
學生在小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忽視課前預習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設置懸念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結合教材內容設計相應的數學問題,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進而讓學生參與到預習探究中,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年月日”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提出為什么一年有365天和366天,每月分別有多少天等問題,讓學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材的預習中,促進學生預習質量的提升。同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了解到閏年的知識點,進而對閏年的概念和判斷方法產生探究的積極性,自主對相關的數學資料進行篩選、收集和總結,得出閏年的計算方法,逐漸掌握每年的總天數變化。最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為什么一年的總天數會發生變化的問題,對預習內容進行拓展,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從地球自轉的角度簡單闡述其中的原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提高學生對“年月日”知識的掌握,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教給學生預習方法
在小學數學課堂預習探究教學過程中,學生初次接觸預習的學習步驟,沒有清晰的預習思路和高效的預習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預習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預習進行指導,向學生提供高效的預習方法,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適當調整,逐漸形成高效完善的預習體系,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第一,結合生活事例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自身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減緩了預習的進度。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對數學概念及相關習題進行閱讀,再從生活的角度選擇相似的事例,進而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第二,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比如,在對“折疊”進行預習時,讓學生利用紙張,按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折疊,通過動手實踐了解折疊的過程和結果,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第三,對比性分析的預習方法。數學知識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性和類似性,學生以對比的形式進行預習,提高了預習的效果。比如,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性質進行對比,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創新預習指導模式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預習探究,教師采用導學案為學生預習提供相應的依據,促進學生預習效果的提高,同時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對數學教材的預習,加快預習效率,為教師提供充分的時間進行分析、引導和總結。
比如,教師在導學案設計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預習的目標,同時讓學生了解預習過程中的重點知識,以及在導學案中設計相應的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預習的效果,以小組的形式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最后,教師對相應的數學問題進行講解,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不斷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漸引入數學重難點知識的學習。另外,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導學案中的習題部分,讓學生結合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完成習題的解答,不斷提高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改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預習,采用導學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對數學教材中重難點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逐漸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濱海港鎮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