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激發創新精神,發展創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徑。落實素質教育,開展創新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必須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數學教育作為一種全民教育,它的大眾化、實用性決定了其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數學課堂教學是開展數學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如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中的特殊作用,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思考兩個問題

1.理念與行為

教師的教學理念來自教學實踐基礎上的理性認識。只有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師的實際教學感受聯系起來,才有可能構建屬于自己的新的理念,從而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山東大學校長展濤先生談到數學課程改革時說:“應該讓學生學簡單的數學,學有趣的數學,學鮮活的數學。”雖然數學的表達方式是形式化的,但我們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的數學應該是作為“教育形態”的數學,而不是“學術形態”的數學,應該把“冰冷的美麗”轉化為“火熱的思考”。具體說就是讓學生用簡單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鮮活的數學。數學課堂是學生發展的天地,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理想的課堂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的自主建構的過程,是真實自然的互動過程。

2.宏觀與微觀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高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國際教育發展呈現出新的趨勢,即全民教育、素質教育、終身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多元發展趨勢。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非常快的速度全方位展開。從微觀而言,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引起了廣大數學教師的關注與思考,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二、思考的結果

1.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要樹立新的教學觀

近幾年在國外流行一種“全民數學觀”,這與我們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是一致的。每個學生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作為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應著眼于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使每個學生每節課都有所收益,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為他們將來的工作、生活和再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修養。

2.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首先,要樹立新的育人觀。在核心素養的新背景下,課堂教學不僅要“育人以智”,而且要“育人以德”,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向整體教育,優化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堅強的意志、良好的人格,為數學教育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

其次,要樹立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過程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作為教師必須以熱愛學生為天職,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伙伴和真誠的朋友。好的數學老師應該善于營造生動的數學情境,一種平等的對話情境。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所進行的“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感染和影響學生,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精神的個體展現在教師面前。

再次,要樹立新的人才觀。數學教學不是培養“高分”的學生,而是培養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使他們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要使數學課堂出現勃勃生機與活力,必須樹立新的人才觀。

3.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要跳出課堂看課堂

教學既要鉆研,又要跳出來。在學生都已掌握的情況下,跳出教材,為學生引入更多的知識,要以人的發展為主,關注每個學生是不是都動起來了,每個學生是不是都成功了,每個學生是不是都參與進來了,將企業的管理理念引入教學。

4.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課堂上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提出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數學學習方法——發現學習。課堂教學應讓學生來提問題,在疑中求問題,問中求思考,思中求發展,動中求知,知中求創,創中求價值。

課堂之所以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課堂教學的價值在于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不可復制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五彩繽紛的舞臺。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阿房路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