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探析
作者:張晗晗
發(fā)布時間:2019-03-25 10:27:4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語法的重要性,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語法教學豐富化、簡單化、趣味化,幫助學生產(chǎn)生英語學習興趣,在小學初級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法觀念。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掌握語法用法
語法學習難度較大,小學生又存在著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情境,使學生的語法學習能夠更加輕松,加深對語法的理解。
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Do you like pears?”時,教師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趣味分享活動,讓學生準備至少兩種不同的水果,并且在家長的幫助下為水果寫好“名牌”?;顒娱_始后,每個學生把自己帶的水果擺放在桌子上,等待與其他同學交換。教師首先將水果的名字用英語告訴學生,接著要求學生用“Do you like…”來提問,用“Yes,I do”或“No,I don’t.I like…”來回答,只有正確地提出問題或者做出回答才能相互交換水果,任何一方出現(xiàn)錯誤都不能成功交換。有些學生一開始不太理解句子的含義,但到活動后期已經(jīng)能夠準確、正確地使用“Do you like…”來提問了。學生基本掌握了這種提問方式后,教師又對一般疑問句的語法知識進行講解,具體說明了一般疑問句的語法結(jié)構,以及對不同對象提問時的不同語法,拓展了“Are you…”“Can you…”等一般疑問句的用法,為后續(xù)的語法學習做好準備。
二、編寫歌謠,牢記語法知識
歌謠、口訣、順口溜等獨特的語言形式能夠幫助學生記憶語法知識點,押韻的詞句郎朗使平時枯燥拗口的語法知識點變得郎朗上口,同時歌謠能夠讓學生的精神處于較為輕松的狀態(tài),更容易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習了“Where is my car?”“How many…”的課程內(nèi)容后,教師對疑問代詞的用法做出了總結(jié),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疑問代詞速記歌謠:What用途廣,要問“什么”它先當,How開頭來“怎么樣”,Who問“誰”,“誰的”Whose來承擔,詢問“某地”用Where,“哪一個”Which句首站。幾句簡單的歌謠,卻將疑問代詞的用法較為準確地表述了出來,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使英語語法學習能夠滲透進學生的生活中。
同樣,在學習“I'm cleaning my room”時,教師針對“現(xiàn)在進行時”做出了講解,這一語法點結(jié)構復雜,形態(tài)變化豐富,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的語法結(jié)構,教師引入了下面的口訣:主語在句首,“am”“is”“are”跟在后,動詞“ing”形式跟著走,其他成分不可丟,表示動作正進行,句中“now”時間定。一般問句,把“be”提到句前去,否定句式也簡單,“be”后只把“not”添。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引入口訣,不僅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也讓學生有了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學生們通過教學實例可以發(fā)現(xiàn)語法學習的輕松、趣味之處,產(chǎn)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鼓勵交流,實踐語法規(guī)則
學習語言離不開大量的練習,語法是構成句子的重要部分,可以當作是句子的骨架,在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時,學生對語法的使用更加得心應手。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大膽開口,向身邊的同學、朋友、親人開口說英語,在交際中練習語法。為了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法知識,教師在教學互動時應該盡可能地用正確的語法與學生交流。例如,在提問時使用“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等句子,不僅達到了互動的效果,還能幫助學生復習學過的語法知識。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言,鼓勵學生之間多說英語,并且互相監(jiān)督對方是否出現(xiàn)語法錯誤,在交流中共同成長。此外,教師還可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設計多媒體課程,帶領學生賞析英文電影,并排演簡單的舞臺劇在班級中表演,參與演出的學生由于需要記憶臺詞,對臺詞中的語法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好地掌握了語法的具體用法,并且體會到了語法應用在文學性強的句子中帶來的美感,激發(fā)了學習語法的興趣。教師、學校應該積極舉辦各種促進英語交流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語法的重要性、必要性。
教師在開展語法教學時,需要靈活地設計課程內(nèi)容,將語法知識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此外,教師需要多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應用語法、練習語法,為學生習慣使用正確的語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