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語言的要求
作者:肖 怡
發(fā)布時間:2019-03-22 10:44: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文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文字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表達出來,是中小學生掌握和運用語文知識的標志之一。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作文語言的要求有哪些呢?
一、確切
確切是就用詞來說,該用什么詞就用什么詞,恰到好處,不能改換。如何才能做到確切?
首先,要善于辨析詞義。許多同義詞在意義上并不完全相同,要弄清它們彼此之間的細微差別:①有些詞范圍大小不同。例如,“事情、事件、事故”三個詞,“事情”泛指社會生活中一切活動和現(xiàn)象,范圍最大;“事件”指不平常的重大事情,范圍較小;“事故”指生產(chǎn)和工作上造成損失或災禍的事情,范圍最小。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②有些詞意思輕重不同。如果批評一種現(xiàn)象,就有“不太好”“不好”“不良”“很不好”“壞”“惡劣”等好多詞。用詞要恰如其分,不要動不動就說什么是“惡劣現(xiàn)象”或“不良傾向”。但是,某種錯誤確實是嚴重的,該“批判”的,也不能輕描淡寫地說“批評”。③有些詞使用的對象不同。如“愛戴”用在下對上、群眾對領(lǐng)導人;“愛護”用在上對下,領(lǐng)導對群眾。其次,要注意詞的感情色彩和風格。要正確使用褒義詞、貶義詞、口語詞、方言詞與文言詞等。寫人物對話時應當是什么人說什么話,例如小女孩叫“我的媽媽”,成年人叫“我媽”,一些知識分子說“我的母親”,某些地方的農(nóng)民則說“俺娘”。
另外,用詞還要注意合乎規(guī)范:①不要生造詞。“賽跑”不能說“跑賽”,“違背”“阻撓”不能說“違擾”。②不要任意破詞。“勞動完了”不能說“勞完動了”。③不要濫用簡稱。
二、通順
通順是指句子符合語法,表達的意思清楚明白,沒有病句。
首先,要注意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必要成分不能殘缺;句子結(jié)構(gòu)要清楚,不要一句沒有說完就說第二句,或把兩句亂糅在一起。文章中常見這樣的病句:“看了這部影片以后,對我的教育很大”,主語模糊不清,不成句子。可以改作”我看了這部影片以后,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做主語,或者改作“這部影片對我的教育很大”,“這部影片”做主語。
其次,要注意句子里相關(guān)成分的搭配要適當,主語與謂語、修飾語與中心詞,“即使……也……”“如果……
就……”等關(guān)聯(lián)詞語,都要適當搭配,前后呼應,不能前言不搭后語,前邊一個詞和后邊一個詞不能發(fā)生抵觸。
另外,要注意詞語先后位置的合理安排,避免意思含混不清,或使人產(chǎn)生誤解。在用幾個定語或狀語修飾一個中心詞時,幾個修飾語的先后順序,要根據(jù)意思層遞和習慣而定。
為了減少語病,最好少造長句,多用短句。句子寫長了,寫到后頭,容易忘記前頭,往往顧此失彼。用短句,不僅容易寫通順,而且容易寫得生動形象。
三、簡潔
簡潔就是不浪費筆墨,不讓文章里有多余的詞句,不啰唆,不拖泥帶水,不堆砌詞藻,而要干凈利落。要做到簡潔,首先思想上要明確,文章不是以長取勝,而是以內(nèi)容取勝。要做到簡潔,就是要不說空話、套話、廢話。
其次,寫作時要緊緊把握中心思想和條理層次;要遵照魯迅先生的教導:“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例如這段文字:這次回家,(走出車站,看到街上路上有許多騎自行車的人來人往。)從車站到家鄉(xiāng)有四十多里地,沿路上人來人往。不少人騎著嶄新的(好像剛買來的)自行車,陽光從錚亮的車輪(的)鋼圈輻條上反射出來,忽閃忽閃地照得人眼花。我被這種(新鮮的動人的)現(xiàn)象深深地打動了,心里(暗暗)想: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真快啊!(不然,哪會有這么多的新自行車呢?)括號里的詞句或重復、啰唆,或累贅、堆砌,都是多余的,應當刪去。
四、生動
生動是指文章語言活潑,不枯燥,使人讀來有興味,讀后有鮮明的印象。
要使文章寫得生動,寫作者要有新鮮活潑的思想,有豐富的詞匯,有一定的語言修辭能力。在寫作時,多用形象化的語言。行文要有變化,不死板。根據(jù)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可以時而議論、敘述,時而描寫、抒情,時而用比喻,時而舉事例;在陳述句后,可以來個設(shè)問反問;在長短錯落的散文句子中,可以適當加點對偶排比,如此等等。
作文的語言水平反映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去研究。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言亮點。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看到傳神的一字,點睛的一筆,一個含義雋永、令人回味的句子,一則妙用的典型材料,一個精巧的構(gòu)思片段……都要及時予以肯定,激發(fā)他們的成就感。同時,學生語言的學習,一定要常“練”不懈,月月練,天天練,課內(nèi)練,課外練。只有“練”,才能使學生的詞匯實現(xiàn)由量的積累到質(zhì)的飛躍。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建設(shè)路第三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