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作者:武 智
發布時間:2019-03-22 16:34: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很多人羨慕美國的教育方式,認為美國的教育方式比較自由,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而中國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一切以分數為重,不好的成績單會使孩子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不僅教師的工作量大,學生的負擔也重,導致一雙雙本應神采奕奕的眼睛失去了光彩。
近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強調要給學生減壓減負,然而“題海戰術”依舊頻繁出現,加劇了學生的壓力。本文就如何構建初中高效數學課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展開研究。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只有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感興趣時才會花時間去了解它,真正想要弄懂它,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不感興趣,不知道做它的意義,只是被迫去接受它,那么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也是如此,只有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恩格斯說:“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數學往往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結構性,在學生眼里數學是枯燥乏味的,用一句初中生的話來說就是:“數學是極傷腦細胞的。”因此,大部分學生都不愿意學習數學,數學教師的講課就像催眠曲一樣讓他們昏昏欲睡,這樣的課堂又怎么能提高效率呢?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北師大版初中數學為例,學生最討厭的就是兩輛車同時出發,以不同的速度相對而行,什么時候相遇;某個產品降低價格就能增加銷量,價格定為多少時企業可獲得最大收益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學生看來不僅計算麻煩還沒什么用。因此,數學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選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繼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題海戰”是我國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學生眼里只有不斷刷題,不斷做練習才能提高數學成績。因此,大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就是寫寫寫算算算,數學成績不僅沒有得到提升,反而因為大量的習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導致其厭學情緒的產生。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由大量刷題轉變為選擇性做題。讓學生不再寫寫寫算算算,而是用心去做,選擇那些有代表性的題目去做,一邊做一邊思考,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還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強了學生的信心,讓學生不再畏懼數學,想要去了解它,從而提高數學成績。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教師只有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僅如此,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學生更加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課堂,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因為尊重老師而喜愛他的課。據調查,學生進入初中后,就進入了青春期,該時期的學生思維日漸成熟,自我意識覺醒,自尊心強,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急切地想要擺脫父母的約束、教師的管理。這個時候的學生就像彈簧,你越強硬他的反抗心理就越強。如果教師用強硬的手段去管理學生,只會讓學生反感,討厭教師,繼而討厭這個教師的課。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一個數學成績很好的學生小A(化名),因為步入初中換了一個新的數學老師,新老師十分嚴厲,而且不善言談,學生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會受到他的批評。青春期的小A自尊心強,因為數學老師的一次公開批評而覺得丟了面子,因此十分討厭這個老師,對他的課也是愛搭不理,久而久之,數學成績一落千丈。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好壞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很大。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面子,多與學生交流,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不再害怕老師,敢于與老師互動,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總而言之,建立高效數學課堂是時代發展不可抵擋的潮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