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崗位勝任能力培養的基礎會計學教學方法改革探析
作者:鄧曉旭
發布時間:2019-03-20 16:47: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機制的改革和創新,各類院校的教學模式和手段也在逐漸更新和改革。目前,社會對于專業實踐技能較強的人才需求較高。因此,高校在進行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要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標準,不斷提升高校大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增加就業能力。本文主要針對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旨在培養會計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為大學生更好地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崗位勝任 能力 培養 基礎會計學 教學方法 改革 探討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持續變革,高校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和形式也在持續進行改革和創新。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教學觀念和方法過于傳統和守舊,過分地重視理論性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多大學生在學習基礎會計學課程過程中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學習效率很難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高校要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和現狀,不斷改革和創新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法和模式,重視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提升大學生學習和運用會計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和就業能力。
會計學的概況
會計學主要是在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可以說它是社會學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資金的運動。與此同時,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既研究會計的原理、原則,探求那些能揭示會計發展規律的理論體系與概念結構,又研究會計原理和原則的具體應用,提出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反映與控制的方法技術。會計學從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為會計實踐服務,成為人們改進會計工作、完善會計系統的指南。
目前,很多大學均設置了會計學專業,且會計學專業最主要的課程是從最簡單的基礎會計學開始的,到中等難度的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審計、審計案例分析、經濟法等,再到比較深奧的稅法、財務管理、高級成本會計、高級管理會計等課程。
基礎會計學不僅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在會計學科的大廈中,它當之無愧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是學好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基礎。同時它還可以用來指導會計學的研究和會計工作[1]。此外,會計學主要闡述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程序與方法,而這些方面都是從會計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帶有共性的知識。因此,人們在具體的會計工作中就必須依據一般的規律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本指南,否則,會使自己在會計工作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1.教學模式和觀念較為落后
基礎會計學是一類經濟管理性的學科,也是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但是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會計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礎會計學課程知識和內容時,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加上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落后,使得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效率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也很難得到實現。
2.缺乏對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的深入挖掘
基礎會計學課程的實操性和基礎性都很強,在基礎會計學理論和實踐教學中,教師沒有對其相關知識和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教學,一些會計知識的教學略微淺顯,理論性教學比重過大,實踐性教學比重過小,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沒有奠定扎實的會計基礎。
3.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在進行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多運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很多學生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習基礎會計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降低了,沒有興趣和激情去更好地學習基礎會計學知識和內容[2]。與此同時,很多教師沒有結合學生學習現狀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如果僅僅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或者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那么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方面就起不到有效的促進作用。此外,一味進行會計基礎理論教學,忽視了對學生會計實踐性教學,不利于大學生日后更好地從事會計工作,不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更不利于大學生的就業。
4.沒有有效重視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逐漸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而在一些高校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依然是教學的主體,掌握著教學的主動權,沒有充分重視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重視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使得很多大學生多是機械性地學習會計知識,對基礎會計學課程的內涵和內在價值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不利于提高大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大學生自身更好地發展。
基于崗位勝任能力培養下的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近年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有效地提高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效率,一味地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基礎會計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3]。因此,在進行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時,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對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培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更好地挖掘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內在潛力,不斷培養學生會計崗位勝任能力,增強學生會計專業技能,使學生在社會工作能夠從容應對和解決各種問題。
1.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
目前,高校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要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思維和觀念進行有效的教學。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活動中,高校會計專業教師應結合現代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促進和提升高校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實效性。
2.制訂以崗位勝任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方案
如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不能有效地提升高校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而社會對于實踐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4]。因此,為了培養更多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的綜合型會計人才,教師必須圍繞崗位勝任能力制訂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培養高校會計專業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讓高校大學生在就業時能夠從容應對會計崗位中的各類困難和問題,提高大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大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與專業素質。
3.尊重高校大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在國家教育體制不斷更新和變革的背景下,高校也要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門標準和要求,鼓勵和引導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教師應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基礎會計學課程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基礎會計學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大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提升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會計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5]。
4.增強高校大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
在培養高校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前提和背景下,高校及教師要激發大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認同與歸屬感,并對現在嚴峻的就業形勢產生一定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不斷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鼓勵和引導大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職業意識,并激勵其努力學習和實踐基礎會計學知識和內容,強化大學生學習會計學知識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與此同時,高校要結合嚴峻的社會就業形勢不斷開展高效率的社會實踐性教學活動,讓大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性教學不斷提升自身的會計相關崗位勝任能力,不斷提高自身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從而為更好地就業和從事會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5.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模式
如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將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意義和價值發揮出來,培養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教學目標也很難實現。基于此,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不斷推陳出新,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和學生學習基礎會計學的現狀和特點,不斷創新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法、分層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生活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模擬實驗教學法,等等。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可以結合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旨在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基礎會計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會計學專業知識教學的有效性[6]。與此同時,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重視對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有效培養,合理地安排基礎會計學課程課時,將理論教學課時與實踐教學課時進行合理分配,調整好教學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專業實踐的機會,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和水平。
6.校企共建模式
崗位勝任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有效實踐,而有效實踐離不開企業的支撐。高校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就要積極地實施校企共建的教學模式和方針,為學生提供更多真實的實踐場所和基地,使其在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中不斷積累會計工作經驗,磨煉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和水平,使得大學生能夠在社會上更好地立足,提升社會就業競爭實力。
結 語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對基礎會計學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基礎會計學的能力。同時,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還要積極改變教學策略,有效結合基礎會計學課程理論與實踐性,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就業、從業,并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參考文獻:
[1]李海紅、吳殿影:《聯系實際 適時應用:教好〈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探討》,《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12期,第20-23頁。
[2]隋春麗:《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會計教學方法及其改進》,《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年第16期,第119頁。
[3]趙雪瓊、王曉輝、陳普青:《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會計教學方法的改進》,《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年第1期,第182-183頁。
[4]邸麗:《高職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年第4期,第285頁。
[5]武彥平:《關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會計教學方法的改進思考》,《同行》2016年第7期,第176-177頁。
[6]郝晨君:《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研究》,《西部素質教育》2017年第6期,第253-254頁。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經貿分院 陜西楊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