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家還住在一個偏遠的大山溝里。家里一共有三個孩子,弟弟、我和哥哥,年齡分別是七歲、八歲、十歲。因為村子里沒有高年級的學校,所以小孩子們讀完小學三年級后,若想繼續讀書就需到山那邊的鎮子里去上學。

從村子到鎮子,要翻過五座山梁,行程八公里,用時三小時。而且山路又窄又陡,為此,很多孩子念完小學三年級后,家長就不再讓他們繼續讀書了。雖然父親也和村子里其他孩子的父親一樣,斗大的字不識幾個,但父親又和他們不一樣,他堅決讓我們哥仨繼續讀書。

就這樣,我們哥仨每天走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有一次,弟弟上學路上踩在一塊小石頭上,崴了腳,腳脖子腫得有小樹那么粗。又有一次,我在放學路上被一塊石頭絆了個大馬趴,磕掉了兩顆大門牙。還有一次,天下大雨,我們走在山路上,哥哥因為在邊上護著我和弟弟,腳下一滑險些滾到山澗里。于是,我們三個一起向父親提出不想再去鎮上學校讀書了。

“你們為什么都不想去學校讀書了呢?”父親和顏悅色地問我們。我們向父親述說了上學路上所遭遇的種種危險。父親沉默片刻,抬起頭說:“不讀書的人將來是不會有出息的,你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能放棄讀書!”然后,父親又說:“你們放心吧,路難行的問題爸爸來替你們解決。”

自那天開始,父親放下手里的活,開始開山鑿路。每天早上,父親吃過早飯便帶上工具來到山上鋸灌木、鑿石頭、鋪石子。鑿石頭是最累人的,一錘子一錘子地鑿,一天下來,父親的胳膊都鑿腫了,但他歇息一夜后,第二天忍著痛繼續一錘子一錘子地鑿。

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山路彎彎曲曲地向山的那邊,向孩子們所在的鎮子延伸著。山路修完的那天清晨,我們高高興興地走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唱著歌,嘹亮高亢的歌聲在山路的上空飛揚飄蕩。父親看著我們興高采烈漸行漸遠的身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八公里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灑下了父親的辛勤汗水和殷殷的父愛。我們在敬佩父親的決心與毅力的同時,更為這濃濃的父愛而深深感動。

作者單位:黑龍江哈爾濱市道外區永源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