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大學畢業快十年了,記得曾經有位老師作報告時說過這樣一段話:做初中老師最幸福!大學老師忙于科研,高中老師忙于備考,小學老師忙于學生習慣養成。初中既沒有毛手毛腳的“小搗蛋”,也沒有行色匆匆、積極奮進的莘莘學子,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有自己獨立小思想的又稍微有點叛逆的青年才俊,他們總在時時刻刻表現出:我已長大、獨立,我有自己的思想,我希望能與大人們平等溝通,更希望得到他人及同伴的認可。從與孩子們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們被贊同的快樂。

是的,我喜歡教育,更喜歡與這樣的一群“小青年”交談,因為我們時刻置身于快樂之中,他們思想永遠緊跟著時代的潮流,有時候燦爛的笑臉,認真的態度是那樣真實和可親。同時作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如何讓孩子們喜歡上這門課,我想興趣是學好的基礎,初中是人一生的重要奠基階段,同時也是可塑性最強的一個階段,所以應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鼓勵他們將所學大膽地運用到實際中去,每課的對話讓學生先聽后讀,然后表演,每小組不宜超過四人。表演前應讓各小組操練準備,鼓勵他們拓展創新對話內容,表演過程中除要求學生語音語調正確外,還應讓學生注意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勢、姿態的運用。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發現他們自己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同時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興趣。孩子們的心靈是明凈的、清純的,是最容易滿足的。他的快樂可能來自于一次作業本上老師批閱的“Excellent”,可能來自于課堂上老師一個肯定、鼓勵的眼神,可能來自于自己對某個單詞、句子的準確發音…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時刻撥動著我們快樂的琴弦,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學老師的簡單和幸福。

既然已經選擇了遠方,就應不遺余力地繼續堅持,如果我們不能向更高層次發展,就應該調整心態,少點抱怨、多點期待,我們應該為我們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而驕傲和自豪,我們每天用快樂的心發現生活的美就會感到越快樂越幸福,在教育這片潔凈的土壤里,只要你愿意快樂,每一顆種子都會快樂地發芽、成長,你的周圍將是一片快樂的海洋。

快樂是一種態度、是幸福生活的一種心情,愿我們都能在教育這份事業中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世界!

作者單位:三原縣龍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