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人民大眾的精神消費需求也相應發生變化,國學教育開始在社會上受到熱烈追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卻顯得不夠完善。高職院校在理性對待國學教育熱的同時,也要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價值,大力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積極開展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的高職院校校園傳統文化學習氛圍,切實提升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水平。

關鍵詞】國學教育 大學生 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高職院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高職院校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素養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借鑒性。

國學教育的現狀

21世紀,國學熱是因國學自身的經典魅力和時代性而興起,伴隨著這一現象出現的是興辦國學的教育熱。國學教育以中國古典著作為載體,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主,旨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這種以誦讀四書五經、習古代禮儀為主的傳統文化教育在社會上備受人們的追捧。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教育政策的完善,人民大眾的精神消費需求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國學教育越來越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全球化進程的提速和綜合國力的提升,讓國家層面上的文化軟實力也有了迫切的提升要求——國學教育開始融入國民教育。從2006年開始,就有學校以外的各類培訓機構出現,用以輔助學生義務教育范圍外的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弘揚中華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提出,也極大地增強了文化熱愛者和民眾對國學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國家也為國學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支持。2010年,國學經典進課堂獲得全國各地的推崇和歡迎,社會機構的國學教育熱也相應達到高潮。2017年《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因此,高職院校也應緊跟大眾需要,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第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了文化產業新的發展機遇。國學教育一直都提倡傳統文化,提倡仁愛、獨立和感恩。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的基礎,在文化產業的推動下,優質文化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傳承,既能發揮教育傳承的文化作用,又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新時代的國學熱促進了文化產業和國學教育的融合,不同類型的國學機構涌現出來,從而滿足大眾不同的文化需求,如兒童私塾、國學夏令營、文化學堂等的出現,針對企業員工的國學培訓班也是如火如荼地開辦著。

第三,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今天,人們開始追求精神文化層面的提升。國學教育逐漸為人們爭相學習,人們開始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育方面的支出顯著增加,這也就為國學教育提供了強大的商機,國學教育文化產品也就更具發展潛力。

國學教育在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現實價值

近幾年在全球化的沖擊下,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受到一定影響和沖擊,尤其對生活習慣、性格等方面自制力相對較差的高職學生來說,這種影響和沖擊更為明顯一些。因此,加強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被提上教育日程。高職院校作為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在西方多元文化的影響之下,如何保持本土傳統文化的特色及地位,一方面考驗著高職院校如何看待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也考驗著高職院校如何更好地去利用國學資源,發掘國學資源價值,進而形成本校獨具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最終實現國學教育在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現實價值。

1.國學教育資源是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優質教學資源

國學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經典知識和優秀的古代禮儀等方面。儒家經典著作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其可以作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優質教學載體,經典著作里所包含的深層次的道德指引和正確價值觀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所需的一個精神引領。如《大學》中體現出的人人平等的社會價值觀,這也是大學生應樹立的價值觀。不管出身如何都應先提升自身的修養,要想在社會工作中有所建樹,必然要先做一個愛護自己及家庭的人,家庭教育是國家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正是因為不論經過多少變遷,其內容所含的哲理在任何一個社會背景下仍然是適用的。因此,國學熱所帶來的國學復興,為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梢匀∑渚A,用以豐富自身的傳統文化教育教材。

2.國學教育為高職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教學參考

在優秀傳統文化廣受重視的今天,傳統文化教育在具體的施教過程中卻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一方面是社會機構的國學教育熱,人們爭相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方面是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相對滯后。與國學教育熱對比之下的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凸顯出來的最大問題是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所面臨的師資隊伍的困境。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似其他學科有那么強的專業性,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中得不到相應的重視,這也是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一直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高職院校中能夠真正領略國學經典、精讀四書五經、懂得禮儀等知識的教師比較少,擁有深厚的國學積淀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在與社會培訓機構國學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對比之下,高職院校應該增加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意識到國學專業性和國學修養對自身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高職院校要直面且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所授的傳統文化課程要能夠解決大學生面對多元文化沖擊下的心理困惑問題,同時學生也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調節自我的心理。高職院校要努力將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變成高職大學生的思想品格,使廣大學生受益一生。

3.國學教育是高職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無縫對接的耦合傳動

國學教育的持續“發熱”也引起了教育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吸引了更多的人關注傳統文化教育,只有社會更多地關注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地走進大眾,走進人民群眾的心里,從而提升國民的整體素養。當社會上各單位都爭相對員工進行傳統文化的培訓時,在大學讀書期間接受一定的傳統文化熏陶就顯得更為必要了,也使得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更具有長遠的社會意義,因為當學生面對社會上多元文化價值觀時,受過優良傳統文化教育的大學生更能堅守和保持愛國、感恩、謙虛的品格。與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相比,社會培訓機構的傳統文化教育是有針對性的,在實際應用方面優于學校,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受訓人有明顯的變化,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面對的是整個學生群體,側重于長遠,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氛圍里成長,把優良的傳統文化滲入學生的品德里,對學生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應在原有的基礎上積極地借鑒和汲取社會培訓機構國學教育課堂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方案,以此來提高院校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能力。

國學教育熱對促進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啟示

1.大力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水平

首先,師資力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水平需要從教師培訓入手,高職院??梢园才沤處熂w學習,也可以安排國學學術交流活動等,以靈活多變的培訓方式來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水平。其次,高職院校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授課教師要具備的,其他科目的教師也應該具備。傳統文化素養應當作為教師的一個基本素養,在學校里形成人人學國學,人人有修養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日常的傳統文化教學實踐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真正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課不像其他課程有那么強的專業性,學??梢酝ㄟ^社會渠道尋求社會支持,如專業的國學培訓機構所擁有的優質教學資源,高職院校可以與其進行合作,將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課堂轉移到國學培訓機構的實景教室,讓學生在古香古色的傳統國學環境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同時,也應加大力度吸引和鼓勵社會各類國學人才參與高職院校傳統文化資源共建之中。高職院校與社會資源各取所需,各揚所長,共同建設和打造高質量的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課堂。

2.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面向的是大學生,而其正處于與社會接軌的躍躍欲試時期,該階段的大學生對實踐類課程十分感興趣,但對枯燥的理論課程卻沒有多大的興趣,不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理論知識。因此,針對高職學生的這種學習情況,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課應多注重課程的實踐性和趣味性,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具體的實踐之中,使學生切身感受到傳統文化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價值取向對于現實的積極作用。高職院校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可以多多利用歷史文化基地、博物館和愛國教育基地等。在傳統文化教育實施過程中定期組織大學生參加志愿者義務服務之類的活動等,使高職學生對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親近感和認同感進一步提升,最終達到知且執行的教育目的。

3.營造濃厚的高職院校傳統校園文化教育氛圍

校園文化氛圍是學校的精氣神所在,在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上,要注重提高傳統文化對學生的熏陶作用。高職院??梢酝ㄟ^各種學生社團、學生組織進行現代化的傳統文化比賽,也可以通過成立傳統文化的相關社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在戲曲、篆刻和詩詞等傳統文化領域多多開展活動,還可以通過教師牽頭進行傳統文化社團的建立,如茶道、棋藝社團等,并創造條件服務社會。寒暑假的家鄉文化體驗活動也是高職院校營造傳統文化校園氛圍的一個有力舉措,如清華大學學生深入少數民族居住地去體驗、挖掘當地的民族文化,這不僅有利于傳統文化教育質量的提升,還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完善和學習的進步。

結 語

理性對待國學熱,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的教育力度,一方面努力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傳統文化的人文素養,一方面營造校園傳統文化學習的氛圍,使學生意識到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所在。通過高職院校自身的努力,打造極具自身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模式,以期為更多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孫靜:《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教育導刊》2015年第10期,第10-13頁。

[2]肖金云:《新世紀國學熱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孝感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26-29頁。

[3]王克偉:《當下中國社會“國學教育熱”現象研究》,學位論文,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