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理解程度的加深,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與藝術設計教育領域對于民間藝術相關話題的研討與設計實踐研究逐漸深入并系統化、專向化。本文通過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現狀、意義、目標與渠道的研究,將民間藝術隱性符號文化應用于實際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之中,以期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創新性教學提供新思路、新創意,為民間藝術文化新時期的傳承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民間藝術 隱性符號觀念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

基金項目:2018年咸陽師范學院校級重點科研項目《關中民間藝術中的隱性符號與地域性視覺傳達設計研究》(項目編號:XSYK18019),項目主持人:鄭仁思;2017年咸陽師范學院“青年骨干教師”人才項目(項目編號:XSYGG201703);2017年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立項《基于地域文化評價體系的關中民俗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研究》(項目編號:17JK0811),項目參與人:鄭仁思。

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

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現狀

根據近年視覺傳達設計熱點范疇的調研,以及民間隱性藝術符號學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的研究與設計重點,民間藝術隱性化符號觀念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現狀如下。

民間藝術隱性符號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研究缺乏相關性、系統性、交叉性、實踐性。隨著高校設計類專業教育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土化的趨勢日臻完善,對于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育體系中相關民間藝術符號的視覺設計研究與教學模式探索卻相對匱乏。

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深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應用中進行研究,一方面體現了現階段民間藝術符號化傳承與發展的時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地域性特色教學模式與課程改革的現實需求。

民間藝術隱性符號的研究方法引入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教學中,能夠進一步體現現階段國內外視覺傳達設計實踐中的重要特征,也是地域民間藝術文化符號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應用中的教學特色化體現,國內實踐教學中相關教學模式拓展的研究卻相對匱乏。

將民間藝術隱性符號的研究方法運用于視覺傳達教學之中也是國家相關政策的具體體現。是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中華文化基因校園傳承的一個補充。

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

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意義

為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關于民間藝術符號主題的特色化教育教學提供思路和理論指導。將民間藝術隱性化符號觀念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之中,從研究主題方向拓展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思路,就教學實踐而言,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中國本源文化認知的深層次思考,在培育人才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創作思維模式。

進一步切實推進高校傳承與振興民間藝術文化的力度,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理念、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形成與本土化發展有所助益。通過將民間藝術隱性符號引入視覺傳達設計課堂,將本專業教學理念引入符號學科拓展學生的知識綜合結構。通過教學與科學研究實踐有助于民間藝術文化的現代化傳播,通過民間藝術符號文化的教學傳播促進其實踐傳播,進一步應用于實踐會對民間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的傳承與二次設計的商業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將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引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范疇之中,對其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及具有文化特色設計的實踐教學起到促進作用。通過民間藝術視覺化創作實踐的逐步推行與研究,一方面促進學生進一步明確樹立相關意識與觀念,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藝術科學研究觀念及相關師生科研團隊的形成,最終達到教學與科研相互推進并以此進一步推進科技成果與設計實踐間的轉化,形成產學研三者聯動,進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

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目標與渠道

1.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目標

(1)利用項目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特色化創新實踐能力。通過教學中對民間藝術隱性符號文化的解讀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其設計的作品文化性與實用性兼備,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2)依托中國民間藝術文化資源,創新地將中國特色文化符號觀念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與實踐。有利于塑造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應用型設計,更有利于民間藝術文化符號設計的二次傳播與商業應用。

(3)創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特色。對民間藝術的相關視覺傳達設計方法結合隱性符號設計進行綜合性研究,將民間隱性藝術符號的提取途徑、方法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實踐之中,通過實踐教學改革與實體設計項目的研究促進教學改革。

2.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渠道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師應不斷思考教學方法的改革,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特色化設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注重國內外本專業發展的新動態、新方向、新風格、新技術、新材料等。結合實踐教學,深挖民間藝術符號文化,將其有益的方面引入教學中,開闊學生的眼界和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能結合民間藝術文化元素加以創新,理論與實踐結合能進一步擺脫思維定勢,真正意義上做到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

(2)結合多種設計思維模式打開學生的創新設計思維。為了使學生的設計思路與設計能力得到提升,可以整理民間藝術隱性符號文化中的諸多元素,在教學中再結合邏輯推演、求異思維、發散性聯想、啟發式教學等來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中國特色的創造性思維。從傳統文化視角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性素養,培養出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設計人才。

(3)通過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設計要素的教學研究,探索保護與傳承地域性民間藝術隱性符號方法。民間藝術符號作為一種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視覺符號語言影響著社會行為文化觀念,通過組合、轉換、再生等視覺傳達設計方法的研究來體現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與視覺傳達設計之間的關系。通過運用一定的科研方法,將其引入設計專業教學實踐對以民間藝術為主題的相關視覺傳達設計加以指導,對學生視覺傳達設計思路的拓展及保護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有深遠的意義。

(4)通過實踐教學與具體民間藝術傳承行為的不斷融合,建立產學研一體的民間藝術傳承與設計基地。通過政府與學校共同努力,依靠地方民間藝術保護系統,形成高校教學科研與地方民間藝術保護傳承相結合的教學實踐基地。確保教學實踐基地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切實有效,完善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設計產學研體系。以民間藝術隱性符號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帶動相關科學研究,以相關科學研究體系進一步促進民間藝術現代化傳承,力爭通過該體系創造更多商業價值,從而進一步豐富民間藝術的內涵和提升民間藝術的影響力。

結 語

民間藝術隱性符號觀念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旨,從民間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以視覺傳達專業設計為具體目標,在民間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和現代視覺傳達專業設計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通過以實踐為主導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將概括提煉的文化符號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拓展中。通過藝術性、審美性、實用性的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設計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傳統的民間藝術符號文化有效地結合起來,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和研究打開新的思路,同時也為民間藝術文化創新產業的發展帶來活力。通過對民間藝術文化符號應用化的教學研究,能對中國民間藝術文化資源起到開發利用作用,使我國的民間藝術文化符號通過教學和實際設計實踐得以傳播,進一步提升視覺傳達設計的水準。

參考文獻:

[1]鐘蕾、蔣宇燁:《地域性民俗藝術符號特征研究及保護》,《包裝工程》2016年第37卷第18期,第1-4頁。

[2]張歐:《高校藝術教育改革的民間藝術學取向》,《高教發展與評估》,2012年第28卷第1期,第110-114、121頁。

[3]毛攀云:《地方高校如何講述民間藝術——以梅山民間藝術為例》,《高教探索》2015年第5期,第99-103頁。

[4]高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元素融入當代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裝飾》2010年第11期,第137頁。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 陜西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