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教育指的是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細節入手,在細節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工作中也嘗試捕捉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細節,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進而起到德育的效果。

一、立足生活,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對于學生身體健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一年級第三單元“吃飯有講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明白吃飯前要先將手洗干凈,進而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此外,還要讓學生了解在餐桌上也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文明禮貌、尊老愛幼。我通過觀察學生在學校用午餐的情況,發現不少學生不注意清洗雙手,吃飯時有說話、吵鬧等問題。我結合課文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圍繞“吃飯的講究”進行探討,說說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有學生提出:“吃飯的時候如果手臟,那么臟東西就會隨著雙手進入肚子,那么就會導致拉肚子。”也有學生提出:“在吃飯時如果說話,口水就會噴得到處都是,這樣是十分不衛生的。”在這樣的互動討論中,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二、觀察學習,樹立遠大理想

良好的學習品德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通過日常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學生嘗試謙虛謹慎地展開學習,持之以恒地堅持探究,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未來,從而樹立遠大的理想。

一年級第二單元“上課了”給學生介紹了學校的生活,讓學生對學校生活增添了親近感。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少小學生還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么,更沒有自己的理想。針對這個問題,我先組織學生思考:我們為什么來學校上課?我們為了誰學習?讓學生首先明白自己學習不是為了老師和家長,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當學生明白這一點后,我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大家聽說過哪些好學的名人呢?是否曾經羨慕過有偉大成就的人物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難道僅僅只是羨慕嗎?學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并提出:我們可以將他們作為榜樣,激勵自己學習。最后,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誰,并思考如何才能向其學習。

小學生正處于構筑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刻,所以如果能讓其在這個時期樹立正確的榜樣意識,并采取行動向榜樣看齊,這對于學生完美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指導交際,懂得禮貌謙恭

良好的交際能力對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懂得禮貌謙恭的學生能得到很多人的喜愛。我在教學中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讓學生參與到主題探究活動中。在交流活動中,學生懂得了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有禮貌地傾聽別人的看法,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探究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年級一單元“拉拉手,交朋友”講述的是要積極進行人際交往,消除交往時的陌生感和羞怯感,并嘗試大膽而有禮貌地和他人溝通。在上課時,就“如何才能和他人成為好朋友”這個主題,我讓學生進行討論,并提出:如果我們想要和某人交朋友,應該說什么呢?“喂,我要和你交朋友。你們說這樣合適嗎?”學生提出:“這樣太沒有禮貌,可以先說請問你叫什么名字,從相互了解開始,然后慢慢熟悉對方的習慣和愛好,最后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朋友。”“有的同學在對待朋友時,說話不拘小節,即使請教朋友問題也會大聲吆喝,還說如果是朋友,就不要在乎這些。你覺得這樣對嗎?”學生提出:“我覺得這樣不好,應該禮貌一點。”

我鼓勵班級中膽子比較小的學生,以“如何向朋友請教”作為主題展開角色扮演活動,嘗試讓他們在實踐中變得大膽,主動和他人接觸。我還鼓勵學生進行團結互助,學習好的學生要樂于奉獻,而學習差的學生也要克服羞怯的心理,大膽地向同伴請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好習慣。同時,我還在授課時,組織學生圍繞某話題進行角色扮演活動,這樣也能讓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效果。

小學德育十分重要,而關注細節能讓德育做實做細,起到更好的效果。我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將課文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學習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讓學生改善生活習慣,提高思想情操,從而完善道德修養。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郝灘鎮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