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是一門可以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科學,化學實驗又能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作為化學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教材,緊密聯(lián)系教學實際,多創(chuàng)造實驗機會,把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培養(yǎng)好。筆者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一、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是最能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驗教學手段,學生通過親自實驗,體會實驗內容的要領、實驗目標、操作技巧,使操作和理論有機結合,培養(yǎng)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但初中化學教學中分組實驗、探究實驗相對較少,我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就彌補了這一不足。例如,“水的凈化”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將過濾實驗變?yōu)閷W生分組實驗,學生通過操作,親自體驗濾紙的折疊方法。實踐證明,學生直接記憶的效果比教材中“圖片解釋”要清楚得多,通過操作熟悉了“一貼”的目的是防止水流沖爛濾紙,“二低”的目的是防止濾紙破裂和過濾太慢,“三靠”的目的是防止液體拋灑和過濾不干凈。在學習“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時,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各小組設計了自己的實驗方案又動手驗證了自己的設計,既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學習精神。

二、提供實驗平臺,引導學生安全操作

教材中的課外實驗老師往往安排完任務之后,就讓學生在課外進行,老師一句話“自己回家試試”,成了課外實驗的全部。學生課后將實驗棄之不理,對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提高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毫無用處。如在學習“水的凈化”一課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活性炭讓學生在課前自制簡易凈水器,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充分理解紗布的過濾作用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再如“自制汽水”課外實驗時,為學生提供食品級小蘇打和檸檬酸,使自制的汽水真正顯示出好的效果。

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趣味實驗,老師出于安全考慮往往只是淺薄地講一講。事實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校實驗室的儀器和藥品,為學生開展興趣實驗提供平臺,指導學生安全地做好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指導學生做“燒不著的手帕”時,老師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點燃時間和觀察時段,防止出現點不著的情況或意外燒傷。在做“魔棒點燈”實驗時,指導學生安全使用濃硫酸,使酒精燈在無火的情況下點燃,這種非常有趣的現象,使學生對著火點的理解更透徹?!鞍准堊冐垺比の秾嶒灧旁谡n堂的前5分鐘指導學生完成,這對于學生理解堿遇酚酞變紅色是很有效果的。實驗提供必要的藥品如酒精、濃硫酸,雖然使用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在老師的指導下危險因素是可控的。

三、挖掘教材,將課堂演示實驗交給學生

課堂演示實驗有的目標單一,有的存在安全隱患,但大多數演示實驗容易操作。老師可將一些安全系數高的演示實驗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鐵絲燃燒”“碳還原氧化銅”“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實驗”“鎂和鹽酸反應的放熱”“乳化現象”“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化”“分子運動現象”“化肥的簡易鑒別”“熱塑性塑料的加熱”,這些演示實驗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對化學現象與事實、知識與應用理解更為透徹,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氣氛。

四、利用學具制作比賽中收集到的優(yōu)秀作品開展化學實驗

把學生學具制作比賽中優(yōu)秀作品積極運用于實驗教學,既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實驗動手的能力。如學生利用塑料瓶和沙子及紗布等制作的“凈水器”應用于“水的凈化”實驗 、利用趣味果凍包裝制作的“點滴管”應用于取液體藥品、利用一次性紙杯制作的天平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利用雪碧瓶子和生活中的漏斗制作“氣體發(fā)生器”應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等。

由此可見,只要老師多思考、多聯(lián)系化學教學實際,多創(chuàng)造條件,學生開展化學實驗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我們在化學教學中,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各種機會促使學生更多地開展化學實驗,貫徹素質教育中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這一要求,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學習化學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作出不懈努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長武縣初級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