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化解“開學綜合征”,減少和杜絕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發生,構建全方位的關愛保護體系,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寶雞市教育局出臺八項措施,切實加強教師和學生安全教育和保障。

一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縣區、各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別是假期結束后學生由家庭、社會回歸校園,心理情緒面臨較大波動,需要盡快調整以適應新環境、新秩序、新要求。各學校按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開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各學校充分發揮心理輔導室的功能,全天候面向學生開放,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的個體咨詢和輔導需求。通過主題班會、團隊會、專題講座、心理社團活動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體心理健康教育,營造陽光樂觀、積極向上、互信包容的群體心理氛圍。在開展心理咨詢時注重保護學生隱私,發現不良心理傾向要及時采取關愛、疏導等干預措施,并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構建家校一體的心理幫扶機制。

二是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各縣區、各學校全面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要求,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發展素質教育,規范辦學行為,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依據市教育局《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寶市教發〔2018〕395號)要求,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不得超越課程標準、超越教學進度、超越學生能力布置集體性學生作業。積極推進作業形式的改革,將書面作業同探究式作業、實踐類作業、閱讀類作業、聽說類作業、小組合作類作業相結合,積極推行“無作業日”,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三是做好困難學生幫扶工作。各縣區、各學校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孤兒、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困難學生、心理健康障礙青少年等特殊群體的關愛保護,采取分類幫扶、一人一策的辦法,全面落實好學生資助、師生結對幫扶、社會救助等政策措施,讓每一位困難學生都能接受適合的教育和適當的幫助,實現健康成長。把困難學生幫扶納入教育扶貧范疇,與義務教育控輟保學、“三秦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專項行動、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雙返生”培訓等結合起來,實現精準、規范、有效扶助。同時,充分發揮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的作用,豐富困難學生課余生活,提供社會實踐平臺,幫助困難學生融入社會、融入生活,增強歸屬感和幸福感。

四是構建家校聯動關愛體系。各縣區、各學校切實發揮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義工隊伍等職能作用,通過召開家長會、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印發《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增強家長科學育兒、規范管理、有效監督、適度引導的家庭教育能力,減少和避免家庭教育中簡單粗暴、強制管理、過度溺愛、攀比成績等不當做法,化解“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等現象,切實為學生提供和諧、民主、平等、溫馨的家庭教育環境。各學校指導家長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掌握心理變化波動,善于化解心理問題。建立家校動態聯系、關愛支持體系,縮短家校距離,增強應變能力,切實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育人機制。

五是全面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各縣區、各學校始終把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全面落實食品安全領導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和崗位責任,形成嚴密有效的責任體系,堅決糾正不規范、不恰當的管理辦法,堅決杜絕不合格、有隱患的食材,堅決落實清洗、烹制、留樣等食品制作流程,堅決做好餐具、炊具消毒及餐廳環境治理工作,堅決執行學校領導陪餐制度,確保學校食品安全不出問題。加強飲用水定期檢測、飲水機具定期消毒工作,防止飲用水污染。根據季節變化,做好防鼠、滅蠅等工作,防止病媒生物對食品的污染。堅決落實學生食堂不供應冷餐的規定,防止發生群體性腹瀉等公共衛生事件。

六是嚴格防控季節性傳染病。各縣區、各學校持續做好季節性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信息報送等制度,對教室、學生公寓、食堂、實驗室、報告廳、體育館等人群密集場所定期消毒,堅決清理學校衛生死角,對垃圾實行集中收集、及時清運,確保學校良好的衛生環境。各學校根據季節變化,做好學生預防傳染病知識教育,指導學生養成正確洗手、足量飲水、定期理發、毛巾單獨使用、不得隨地吐痰等良好習慣,切實加強個人衛生。落實健康教育課程,針對不同學段做好課程規劃和實施。加強“健康學?!苯ㄔO,做好近視眼預防控制等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七是積極做好社會輿論引導。各縣區、各學校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強化責任擔當,扎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積極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辦學方針,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積極回應群眾對教育的期盼,廣泛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規定,對涉及侵犯未成年人隱私、影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誤導青少年學生成長的言論,依法依規予以批評和抵制,營造良好的教育社會環境。

八是有效規范師德師風行為。各縣區、各學校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強化教師的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引導廣大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健全師德制度規范,落實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寶雞市教師職業道德“十條禁令”》,加強師德師風監督,嚴禁教師組織或參與任何形式的有償補課,嚴禁課上不講課下講,暗示或誘導學生參加有償家教,嚴禁體罰或以侮辱、歧視、孤立等方式變相體罰學生,嚴禁歧視、指責、訓斥家長等,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立教、以德育德,以仁愛之心、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