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作文評改更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作文批改成了語文教師的沉重負擔,“批作文苦,改作文累,一批作文頭就疼”是多數語文老師的真實寫照。而且,教師在作文評改中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卻收效甚微。

那么作文怎么評,怎么改才能提高效率,真正促使學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呢?在反復思考后,我嘗試將現代信息技術,如網絡、多功能一體機等引入作文評改課,并設計了“課前準備——激趣導入——回顧習作要求——典型共評——小組互評——交流評賞——反饋自改”的環節,力求通過信息技術達到作文評改豐富高效的目的,真正讓孩子對習作課產生興趣,進而提高作文水平。

一、激趣導入,營造氛圍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在導入環節,我們可以使用一體機播放音樂、視頻、圖片等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如教學《我最喜愛的小動物》前,配樂播放關于小動物的圖片;教學《我最敬佩的一個人》前,播放感動中國人物的視頻……也可以播放一段音樂,讓孩子們在上課伊始有愉悅的心情,為后面的學習開好頭。

二、回顧要求,明確目標

本次作文到底寫什么?應注意什么?課本中有清晰的表述。在作文評改前,利用一體機引導學生對習作要求進行再次回顧,并且在此基礎上提煉確定習作評改要求。師生通過和文本進行對話,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提煉出習作評改標準,為評改指明了方向。

三、典型共評,習得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讓孩子學會欣賞、修改習作是習作評改的最終目的。我們有效利用一體機的板書、放大鏡、頁面回放、教育資源庫等功能進行習作評改指導。如,在指導學生欣賞佳作時,可配合相應文字,播放音視頻文件,啟發學生聯想和想象,提高對文本的領悟能力,激發評析興趣;在修改作文時,可以對重點語句、關鍵詞進行勾畫,圈定需要重點理解的部分,進行醒目操作,做到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和反饋、觀察閱讀同步進行;在修改中還可請學生走上講臺,根據教師及同學給出的修改方案,由學生直接在交互白板上修改自己的文章。這樣既調動了學生自我修改文章的興趣,又使他們對作文的修改過程印象深刻。

四、小組互評,合作練習

傳統的作文評改也有小組互改,但主陣地是作文本,孩子們在作文本上批改,雖達到評改的目的,但批改后的作文本多數不太美觀。現在,我們可以組織孩子們分組在一體機上(每組都有一臺一體機)評改作文。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一體機的圈畫、涂改等功能使作文修改簡潔高效,而且孩子們可選用的筆型多樣、顏色豐富,甚至還可以選用可愛的圖片豐富作文評改,使作文評改就像做游戲一樣;其次,一體機顯示的作文字體較大,展示清楚,孩子們積極性很高;第三,一體機修改的作文可以及時保存,便于展示匯報,也更有利于將修改前與修改后的作文進行對比。

五、交流評賞,總結提高

當孩子們修改完畢后,進行作品展示時,一體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我們班在評改《難忘的一件事》時,在匯報評改結果中,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們有的插入音樂與圖片,有的將修改前后的作文進行對比展示,有的將幾篇作文制作成小報,豐富的形式使匯報充滿靈動與感動,更將整堂課推向高潮。展示后,可以將孩子們的成果通過QQ群傳送給家長,讓家長們也參與作文評改,讓作文評改有更廣闊的天地。

當然,利用一體機進行作文評改還有一些需要思考的地方。

1.對小學生而言,電腦打字輸入速度較慢,讓孩子們將作文輸入電腦要占用孩子們較長的時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作文輸入更快捷。

2.電腦作文讓“抄襲”更便捷,怎樣有效保證孩子們作文的原創性。

3.除了課堂作文評改,我們如何利用QQ群、博客等組織學生、家長在課余時間進行作文評改。

問題雖然還有很多,但只要我們敢于嘗試、樂于探索,總會找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作文評改方法。要問路在哪里,其實路就在自己腳下,就讓我們在小學作文評改方式的探索中開創自己的路。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西街小學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2017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中年級習作有效評改策略研究》成果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