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型班會的設計與組織
作者:吳 浩
發布時間:2019-02-26 11:26: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班級是一個學校的基本單元,班主任是學校最基層的管理者,僅從班主任的職責來說,帶一個班不難,但想要帶好一個班卻并不容易。在多年的帶班過程中,我善于利用微班會和主題班會來教育學生,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現將召開主題班會的一些技巧,以及如何利用班會課來開展德育活動的一些經驗進行分享。
一、搶抓契機,精選主題
“弱者坐失良機,強者制造機會”,生活中并不缺少機會,只是缺少抓住機會的那雙手。做教育更是如此,抓住契機教育學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契機何時出現?通過多年來對所召開班會效果的研究,我發現以下四種情況,是引導學生自主召開主題班會的最好時機:
1.大型活動之后
每次大型活動后,學生就會召開主題班會。如高一上學期年級舉行了課間操和健美操比賽,比賽前夕,我班同學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不畏勞苦、堅持訓練,比賽中憑借領操員出色的發揮,獲得了二等獎。在領完獎牌回到教室后,學生立即組織召開了“汗水·激情·收獲”的主題班會。伴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隆重地將獎牌授予兩個領操員。之后,舉行了摸牌儀式,全體學生起立,對立而站,將獎牌從第一組傳遞到最后一組,要求每個同學瞻仰、注視、撫摸獎牌10秒。雖規定每個同學只能撫摸獎牌10秒,但整個傳遞過程卻用了十幾分鐘。這是一種對集體榮譽的分享,更是一種集體精神的內化。在談感想的時候,同學們爭先恐后、激動地表達著自己對集體的理解。一個同學這樣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摸著閃閃發光的獎牌,我的心里滿是自豪與喜悅。看著這來之不易的獎牌,我深深地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我堅信:十三班的未來不是夢。”
2.突發事件之后
在女子籃球賽中,同學們響徹云霄的加油聲,令人鼓舞,讓人振奮。突然,我們班張同學在搶球的時候受傷了,我和同學們幾次要求她下場休息,都被她拒絕,因為班上會打球的女生本身就湊不夠五人,她的這種堅持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所有人。當天晚上,同學們組織召開了“我為榮譽而戰”的主題班會,同學們都被張同學不拋棄、不放棄、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感染。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個人榮譽與班級榮辱聯系起來,讓班級凝聚力再次得到提升。
3.重大節日來臨
重大節日和紀念日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以重大節日和紀念日作為契機,能挖掘出不少德育內容。比如,教師節可召開關于感恩老師的班會;五一勞動節可召開關于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班會;五四青年節可召開激發學生愛國熱情的班會;重大災難日可以召開珍惜生命的班會……
4.日常矛盾之中
一天早晨,小博同學遲到了,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我沒有遲到。”我當時很生氣,明明遲到了還嘴硬,不過轉念一想,既然他這么說,一定有他的理由。原來,教室的鐘表快了2分鐘。鐘表出了狀況,沒有人管,于是我問:“小博,你能把這件事情解決了嗎?”他說:“我試試吧。”到了晚上,我發現黑板上寫著“班級是我家,財物維護靠大家”。原來,班會上同學們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措施,最終有一項提議得到了全體學生的認可,即每人負責一樣財物,誰負責哪一樣財物,財物就以誰的名字命名。此次班會后,學生倍加珍惜公共財物,再也沒有出現公共財物破損或者無人管的情況。
機會無時不在,有智慧的班主任總能指導學生抓住良機,把事故變成美好的故事。
二、放權學生,巧設方案
主題班會的一大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尤為重要。主題班會成功與否取決于學生參與的態度和創造性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越強,主題班會的教育效果就越好。因此,要克服兩點不足,一是避免班主任一包到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二是避免對學生放任自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
在設計班會時,我班都是全員參與,群策群力。每組出一套方案,而后匯總定稿。只要你把權力下放給學生,調動他們的熱情,引導他們去做,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一學期末,為了讓同學們回顧自己從初中升到高中一學期以來積了哪些“跬步”,而后規劃高中三年,進而“至千里”。同學們組織了“積跬步至千里”主題班會,整個過程由學生自主組織、設計、開展,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班里的王同學提議用一首歌將我們半年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所見所聞唱出來,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于是一首校園版的“小蘋果”就這樣誕生了。
三、自集素材,豐富內涵
主題班會要開得活靈活現,且對學生有吸引力,內涵豐富。我認為首先要從積累素材開始,積累大量素材是開好班會不可逾越的準備階段。
在我的班上,成立有專門的素材科研小組,下設四個部門,分別是:素材收集部、素材整理部、素材開發部、素材完善部。這四個部門通過合作,保證了充裕的班會素材,更重要的是這樣多樣化的素材,在經過素材完善部門的精心搭配組合,使我班的每一次班會都能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吸引力。
四、源于學生,創新形式
主題班會應源于學生,回歸學生:有的班會主題是好的,但內容是虛的,有的內容是實的,但形式是俗的。因此,好的形式也是班會成功的重要一步,因為人在特定的情境中,會產生與之相應的情緒情感,這種情感會影響班會的效果。主題班會中可借助詩歌、美文、視頻、辯論、話劇、采訪、活動等多種形式。
新生開學初為了讓同學們迅速融入集體,同時有家的歸屬感。同學們設計了一個題為“一路微笑,你我共成長的”的主題班會,在這次班會上,同學們做了三個活動:讓學生對立而站,相互微笑,給對方制造親切感;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微笑,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班會后還做了一個名為“用我的微笑溫暖你的心靈”活動。活動規則:
1.把全班學生的名字寫在小紙條上,放入暗箱;
2.每個學生從暗箱中隨機抽取一個名字,抽到自己可重新抽取;
3.活動之后,每天將自己最甜美的笑容送給他/她,還不能讓他/她知道你抽到的就是他/她,這個秘密將會在一周后揭曉。
班會后的一周內,每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總能看到學生之間“傻不拉嘰”的笑,那笑真叫一個高興。因為活動要求不能讓他知道你抽到的就是他,所以當一個同學對著他抽到的人笑的時候,為了掩蓋自己的身份,不得不對其他同學笑,這樣一段時間內班級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很快同學們就熟悉了起來,找到了歸屬感,為班級創建了一個和諧的開端。
五、自我教育,觸動心靈
教育就要觸動學生的靈魂。能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觸動學生心靈最柔軟的部分,激發學生斗志的班會才是好班會。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前的兩周,班上很多學生因臨近期末,想家、想父母而影響了學習,于是,文體部策劃召開了一個題為“感恩,從努力學習做起”的班會。一番開場白后,主持人深情地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母親的一生為你做了什么嗎?”同學們大多數搖頭,表示不知道。“當你1歲的時候,她喂你吃奶并給你洗澡;而作為報答,你整晚地哭著。當你3歲的時候,她憐愛地為你做菜;而作為報答,你把一盤菜扔在了地上。當你50歲的時候,她常常患病,需要你的看護,而你卻為你的兒女奔波。”當PPT上顯示出這些文字時,同學們開始沉默,父母的含辛茹苦像榔頭般痛擊著大家的心。有的同學還把頭低下,悄悄地哭了起來。主持人抓住機會,向全班同學喊道:“你知道對父母最好的報答是什么嗎?”同學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努力學習。”于是主持人趁熱打鐵,放出了班會前家長錄制的對孩子們鼓勵的視頻。看到父母的身影、聆聽著父母的關愛,很多同學流下了激動的眼淚,紛紛表示要發奮學習,報答父母。會后,一直到期末考試前,班上學生斗志昂揚,學習氛圍空前濃厚。
六、自主延伸,注重實效
實際上,即使一次很成功的班會,我們對它的作用也不可有過高期望,因為學生的思想在不斷發展變化。班主任不可能僅僅通過幾次班會或幾次活動,就能把學生教育好。如果在準備主題班會的過程中花費了很多精力,而班會活動一結束便松懈下來,僅僅滿足于學生的情緒激動,而不做深入細致的落實工作,那么就是真正的“虎頭蛇尾”。
因此,會后鞏固教育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來延伸呢?我一般采用以下方式:(1)召開相同類型的班會。(2)跟蹤學生的變化,班會后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動態,及時引導。(3)可以引導學生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計劃。(4)可以督促學生寫反思、周記等。(5)建立監督機制,讓學生相互監督。
班會課是德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已經成為自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支柱。只要我們見機行事、合理設計、放權學生、注重延伸,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魅力班會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