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欣賞著花樣的笑臉,聆聽著黃鸝般的聲音,陶醉在可愛的小精靈中,讓精靈們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茁壯成長,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享受。十幾年如一日,作為班主任的我,一直為此奮斗著,全身心投入到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道路上,我立志要做一名幸福的守望者。

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少年兒童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他們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模仿性,他們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很容易受到周圍的人和物、事情和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校時期,班主任在學生的心里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感情變化、成長發展產生影響。作為班主任的我總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用規范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學生。

二、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無微不至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的本領。育人先育心,只有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首先要具備愛心,尊重和關心學生,公正對待學生,不能摻雜任何偏見,要把愛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

平時要多與學生接觸,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通過談心、通信、家訪等形式,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大愛無疆,小愛無邊”,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的愛真正達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必定會感化學生。現在的學生民主意識很強,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很嚴重。對此,老師的工作方式也要作出相應調整,應當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孩子,關心愛護他們,隨時隨地了解他們的感受,善于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唯有此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課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述一些實際例子,以此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我在班級開展“一幫一”活動,或給他們開小灶,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班級的溫暖和學習的樂趣。尤其是一些后進生,要讓他們時時處處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激發他們進步的動力。

班主任的工作很瑣碎,關鍵是要把瑣碎的事做好、做細。每天我很早就到了學校,先是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看看學生衣服穿得是否合適,各種學習用具是否帶齊了,學習任務是否完成,集體活動前要安排好學生必備的物品,對生病的學生從生活上給予關心,和學生一起參加勞動等,讓他們時時刻刻感受到老師的溫暖。

總之,對學生的饑寒冷暖、喜怒哀樂,事事關心,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他們感受到班主任的愛。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們明白:老師是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的,是為他們著想才嚴格要求的。

三、愛好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自身素養

“活到老,學到老”,班主任要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給自己充電,做到博學多才。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只有博學、多才多藝,才能嫻熟地掌握教學技巧,才能成為學生樂學的引路人,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讀書看報、教學寫作、從事教科研等都是學習提升的路徑。班主任既是學生的師長,又是學生人格的塑造者,班主任的人格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心靈的醒悟,一種有美感體驗的豁然和頓悟,一種在書本中無法找到的人生哲理,為學生的精神生活注入活力和意義。班主任強烈的責任心,是對學生、對工作、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班主任的關心、愛心、熱心和耐心,是樂于與學生交往的教育方法;班主任為人坦誠、正直、樂觀、開朗、處事公正,并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富于進取精神,是有利于教育改革的;班主任廣博的知識,具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素養等都深刻感染著學生。班主任這些符合時代特征的方式、方法與觀念,這是與學生進行溝通的前提之一。班主任不僅要管理好班級,精通所教學科,還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知識引領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總而言之,如果班主任能夠通過他的智慧捕捉到學生的思想、情感需求,啟迪學生的心靈,正面疏導學生,使學生的內心得到凈化和升華,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洋縣教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