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讓折翼的天使不斷進步
作者:張彩珍
發布時間:2019-02-25 14:53:0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2年9月,我從普通學校轉崗來到了洛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從此成為一名特教教師。多年的特教職業生涯,讓我收獲良多,也感觸良多。在普通學校里,我們更多地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對特殊的學生群體來說,這是不夠的。特殊的弱勢兒童固然也需要獲取知識,但他們更需要的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
時至今日,我還清楚地記得剛到特校報到時校長陳芳群老師對我說的話,她說:“我們的孩子都是有缺陷的,他們很可憐。作為一名特殊學校的教師,最應具備的就是愛心。可以說,愛心是搞好特殊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幾乎是特殊教育的全部。在教師素養中,愛心就是最關鍵、最核心的素養。”
雖然我選擇了特殊教育,也信心滿滿地覺得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但是進校第一周,我還是被極大地震撼了!我面對的學生中,有的張大嘴巴卻發不出準確的聲音,知心的話兒要用手對別人“說”;有的睜著大大的眼睛卻看不見光明,要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有的走路東倒西歪,全憑兩根拐杖的支撐……看到這些場景,我才真正理解了陳校長的話,更加覺得他們需要被愛,需要被呵護。我下決心要用心詮釋師愛的真諦,要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感化、教育我所帶的每一個特殊兒童,讓他們幸福快樂地成長,讓他們不斷進步。
師愛是偉大的、崇高的,是潤物細無聲的。用愛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愛心回報我們。以后的日子里,我身體力行,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并影響著我的每一個學生。不知不覺中,他們開始進步了。
拓盼是一個語言障礙生,也是一個智障生。有一天文體活動時,我即興和拓盼配合跳舞,表達難分難舍的依依惜別之情。這段很蹩腳的表演竟然讓拓盼想起了爸爸送她來校時的情景,她不停地喊著:“回!回!”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一把將她摟入懷中,任憑她鼻涕眼淚沾滿我的衣衫,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這孩子太可憐了,我要加倍呵護她!那天下午放學后,我立刻去給她買了零食,讓她感受到師愛的溫暖。以后的生活中,我給予了她更多的關愛,親自給她洗頭、洗腳、剪指甲,還不時摸摸她的頭,與她進行簡單的交流。慢慢地,我們關系越來越親密。每天早操后,她都會從眾多包里找到我的替我背上,并從包里找到鑰匙打開教室,忙著提水、撿垃圾、照看其他學生。每天放學時,都要對著我喊一聲:“再見!”看到她有這么大的進步,我很欣慰。愛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細,學生的進步就有多驚人。
再說說王碩。他是本學期報到的一名新生,剛進校時,又哭又鬧,整天喊著要回家。我就給他好吃的、好玩的,陪他上廁所。慢慢地,我們熟悉了起來。他變化很大,每天都提水、擺桌子、倒垃圾。有一天中午,我剛進校門,就發現王碩在流眼淚。原來他中午不想吃飯,但現在餓了。我趕緊從廚房端來了熱飯給他吃,還給他拿了兩根火腿,他非常高興。第二天,他生病了,我領他出去看病,回到學校已是晚上十一點了。以后的日子里,他更懂事了,每天都積極地打掃教室,照顧其他學生。在他的影響下,班級里其他學生也學會了幫助別人,班風班貌煥然一新。放假了,爸爸來接他回家時,他一步一回頭,眼睛里滿是對學校的留戀!想到王碩這學期的進步,看到王碩離校時的依依不舍,更增強了我的教育信心。師愛是培育學生良好品質的基石,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去感染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他們。
這群孩子在愛的呵護下一天天進步著,我也樂在其中。我深感教育是無私而又博愛的職業。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愛得嚴格,愛得真誠,嚴在當嚴時,愛在細微處。這種愛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感情投資,是一種對學生的責任,是一種對事業的忠誠,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奉獻。愛猶如道道彩虹,絢麗多彩,色彩斑斕;愛猶如點點燈光,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愛猶如股股甘泉,沁人心脾,浸潤孩子稚嫩的心靈。“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在我的特殊教育工作生涯中,愛讓折翼的天使們重新插上了希望的翅膀,產生了進步的動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愛創造出了教育奇跡,正因為創造出了奇跡,所以我對特殊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了愛的情感。師愛無疆,真正的教育,正是這種愛與創造永無止境的良性循環。
作者單位 陜西省洛川縣特殊教育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