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小,人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隨之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這種情況也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小學生正處于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期,其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都未完全形成,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其產生極大的影響。鑒于這種情況,小學班主任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對自身管理工作方式進行創新,這樣可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1.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發展的主要引導者,通過有效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有效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另外,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還可以選拔工作能力以及成績都相對比較優秀的學生來擔任學生干部和自己共同進行管理,在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果的同時,也對學生的組織能力進行了有效鍛煉。

2.對學生成長起到激發和感化作用

在很多小學生的心目中,班主任就是他們的學習榜樣。所以,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其自身的行為習慣也會對學生的成長帶去比較大的影響。正常來講,班主任擁有比較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他們也會給學生帶去很多正能量,能夠對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促使學生向更優秀的方向前進。

二、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要想將自身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管理措施,從而真正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想法。

當前,我國還有一部分小學班主任并沒有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管理方式,最終造成管理效果不盡如人意。另外,班主任也沒有和學生進行平等深入的溝通交流,對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也沒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引發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最終造成了班級管理的混亂,對班級管理相關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

三、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

1.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思維

思想是相關行動展開的主導,新課改要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因為家庭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學生已經喪失了自主意識,只會按照老師或者家長的指示辦事。所以,要想更高效地完成班級管理,班主任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轉變自身的班級管理觀念,以學生為主體,以班干部管理班級為主抓手,為學生創造更多表現自己、發表自身意見以及看法的機會,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打破權威的限制,將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除此之外,班主任自身必須擁有獻身精神、博愛精神以及負責精神,秉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標準進行管理,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入手,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學生,為他們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提升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社會對人才的標準也隨之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綜合能力逐漸成為人才評判的唯一標準,而成績僅僅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部分外在表現。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應該提升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知識教學和活動開展,給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組織主題班會的時候,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主題班會的內容以及形式設計,這樣既可以制訂出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主題班會,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

3.提升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頻率

對于小學生來講,一天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同樣會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長進行緊密的溝通交流,靈活運用家長會、家訪、微信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在家表現,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從而讓自身和家長都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從而使其綜合素養得到有效增強。

綜上所述,班主任承擔著教育、引導、管理以及組織等多方面責任。所以,要想有效提升班級管理質量,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創新管理策略,和家長一起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有效增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大柳塔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