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的小A
作者:李愛霞
發布時間:2019-02-25 09:51:47 來源:安康市漢濱高級中學
最近學生小A總是情緒易激動,稍不順心就和同學大打出手,甚至課堂上和帶課老師也常是怒目相向。我約他在班公室談心,談著談著說到家庭關系說到了父母,他忽然歇斯底里吼叫:“別提我爸媽,他們是我的仇人,我恨他們,尤其是我爸!”這時他雙目圓睜,淚沖滿眶,雙拳緊握,全身因怒氣而不停發抖,我瞬間驚愣,簡直不敢相信這是課堂上思維敏捷,愛說愛笑,我常稱之為“兒啊”的孩子。孩子為什么這樣恨家長,看來我得想辦法打開他的心結了。
我輕輕擁著孩子的雙肩,為他擦去淚痕,“兒,咱先別生氣,平靜下來,慢慢說,看看爸爸媽媽做什么事傷你心了,你給老師訴訴苦,老師一定讓他們限期改正。”在孩子抽抽咽咽的敘述中,我總算理清了原由。
小A的父親知識豐富,孩子的功課基本上都能輔導,但因夫妻兩工作在外地,一般不回家,回到家就想督促孩子學習,可因為工作壓力大,回家一放松就疲倦加煩躁,檢查作業看到一丁點錯就開始發脾氣,錯誤多了更是怒氣沖天,扔本子,撕作業,說氣話,孩子小學時一般嚇得只會哭,上初中了就開始頂嘴,這時父親更加生氣,直接動手,有時打的孩子眼冒金星。小A還告訴我父母最愛拿他和已在北大讀研的表哥比,說表哥當年如何優秀,學習自覺,認真,說小A如何馬虎不好學。總之在表哥的光環下,小A在父母眼里一無是處,時間長了小A也沒了自信,感覺自己真是最沒出息的孩子,對自己很沮喪。
小A和父母最大的怨氣是因暑假作業問題,本來每個暑假都是小A最開心的日子,因為他終于可以和父母團聚了,可因有一個周六父親在單位加班,小A在媽媽安排下先做了一上午的作業,下午他就自在地玩游戲,恰好父親下班回來了,一看小A在電腦上玩的忘乎所以,氣不打一處來,一把抓過孩子責罵,同時連小A媽一起吼叫,小A當然不受這個氣,和父親激烈頂撞起來,父親動手打起來,打急了孩子當然還手了,結果他父親更是生氣,把孩子揍的喘不過氣來。弄的好好一個周末家里哭聲四起,一片硝煙,孩子帶著一肚子怨氣逃回到老家又和外婆外爺一起生活,一個好好的暑假不歡而散。
雖然離開了父母,可小A對父母的氣并沒有消,反而隨著父母電話的嘮叨更加煩膩,日積月累間孩子不但對父親產生怨恨,而且個性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易怒易暴,敏感多疑,自卑沖動,甚至連抬頭挺胸立正稍息都沒自信做好,同時他又極想證明自己的優秀,同學老師提出的任何建議他都像只刺猬一樣反刺回去。班上同學和他關系也因此不太融洽。其實小A是個優秀的孩子,上課愛發言,作業也能按時完成,對同學也能盡力幫助,給同學講題,互相探討習題,成績雖不是前幾,但也在中等偏上,數學英語學科他經常在百分以上,可就這樣一個孩子居然如此憎恨父母,這不由我們不警醒,不反思,不改變。
我不停打電話催促小A的父母回來,他的父母其實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很配合地趕回來,針對他們家狀況,我開出這樣的處方:鑒于目前孩子的心理狀態,孩子需要他們的陪伴,但在陪伴過程中孩子的作業只檢查做完了沒有,不用每道題去糾錯,那些題老師自會在班上處理,就算發現孩子的錯,一定不要發怒,要不斷提醒自己平和一點,再平和一點,用最大的力量克制自己的情緒,把問題交給孩子自己去發現,去糾錯,盡量規避矛盾點。二要看到孩子的長處,多說鼓勵性語言,談到別家孩子的優秀時,不要忘記夸夸自己孩子,讓孩子感覺在父母心中自己如別人一樣優秀,讓孩子有信心變得更好。三是家長不要抱過高期望值,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一切的前提,學會定小單元目標,如摘蘋果原理,先從最低處開始一點點向上,那結果自是不言而喻。四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爺爺奶奶雙方要協同作戰,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紅臉怎么唱,白臉怎么跟都是一門藝術,兩代家長要不斷商討,學習。五是要多關心關愛孩子的心理情緒,孩子畢竟是孩子,開心和快樂都寫在臉上,家人在一起時不僅僅聊學習,讓孩子講講班上的逸聞趣事,講講某個老師的幽默風趣,講講今天課堂內外發生的事情,讓孩子慢慢放松戒心,慢慢多一些笑容,情緒慢慢緩和起來,尤其是作父親的,不要忘記每天給孩子一個笑臉,一個擁抱,一次溫情的撫摸,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讓孩子從進家門的那一刻起就沐浴在和煦的氛圍里。六是周末安排專門的時間讓孩子去運動,跑步,打籃球,踢足球,打乒乓都可以,讓孩子在運動中把青春的躁動不安通過汗水揮灑出去,讓孩子在運動中感受生命活潑潑的美好與激蕩。
小A的父母果斷請了半個月假,雙雙留下來陪伴孩子,并嚴格按我的處方去做,孩子果然平和起來,慢慢理解了父母的不易,情緒也安定下來,又開心地期待假期的到來。
一個孩子絕對關乎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安穩,我們想要歲月靜好,想要生活如春天般鮮亮,只有愛才可以解決這一切,千千萬萬個你和我,千千萬萬個父母和孩子正一起行走在路上,我們要因愛而超凡,因愛而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風雨,我們要用愛在孩子的心中寫下最溫暖的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