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創新研究
作者:王 芳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9-02-22 15:09: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進步與發展,為了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需求量也逐漸增大。這就需要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院校積極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并根據既有現狀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多元化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從而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的人才基礎。據此,本文主要對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應用型人才 培養 創新
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1.能夠滿足專業人才的就業能力需求
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因此,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培養目標時必須考慮學生就業能力的需要,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應注重培養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高職院校畢業生不僅要具備完善的專業基礎知識體系,還要具備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所以,高職院校應該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合理安排專業課程,確保所培養的人才能滿足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2.全面體現社會經濟發展的多樣性需求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進程不斷加快、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我國在擴大國內外外貿行業崗位規模的基礎上適當改變了結構、貿易形式等。就社會行業需求而言,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的、高能力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勢在必行,且應保證其能夠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各行各業中得以順利就業。
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方式方法太過單一化
從教學方法上看,目前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十分傳統,師生之間缺乏積極互動,忽略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直接影響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此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學生的外語水平要求也很高,進行雙語教學是提高學生外語水平和綜合業務技能的主要方式,但是部分院校因受地域和師資的局限,尚未廣泛推廣雙語教學,也缺乏專業指導外教。從學生評價的角度看,理論考試仍然是當前主要的評價方法,盡管分數可以反映的學生理論水平,但是并不能充分展現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目前社會十分關注學生獨立完成外貿業務的能力,這些素質是理論考試無法反映出來的。
2.課程設置注重理論、忽略實踐
受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影響,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定位是高級應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謂的理論探究型人才。所以,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學時,過于重視理論與政策的傳授,理論課程所占比例較大,而對實踐操作課程安排不足,導致學生的操作技能沒有得到充分訓練與培養。就實驗層面而言,部分高職院校設置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實驗,但是,由于具備實踐經驗的師資力量較為匱乏,致使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達不到預期目標,效果較差。雖然各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中均在一定程度上安排了畢業實習環節,然而因為實習場所不穩定,或者受各種因素影響,造成實習過于形式化,實習效果不盡如人意。最終導致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較差,與社會所需要的專業應用型人才目標存在很大差異。
3.嚴重缺乏實踐培訓基地與指導教師
目前,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實踐訓練方式主要包括實驗室與實訓基地兩種,但是,實驗室的設施設備投入并不完善,只有一些簡單的實訓軟件,且軟件的實踐訓練功能還不完善,實驗室資源短缺導致實驗課程難以有序開展。同時,校外實踐訓練基地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許多基地只是空有虛殼,并沒有發揮真正意義上的作用,導致學生難以將理論知識切實應用到實踐訓練中。隨著外貿企業不斷深化改革,組織扁平化、業務人員一專多能依舊是現代化外貿企業的一大關鍵性特征,其對員工的經驗和技能要求非常高,這就直接加大了學生參加校外實習的難度。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大多是畢業后直接到學校就業,真正具備實踐經驗的教師少之又少,而教師自身缺乏實踐經驗,就更難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創新策略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應轉變為培養從事外貿活動的應用型人才,建立以應用與就業為導向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目標。在明確培養目標時,注重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堅持以應用和就業為導向,遵循相關規律和要求,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與企業的人才需求為基礎,進一步明確并創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并將其細化為各項指標,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中貫徹落實。
2.合理調整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在設置教學計劃時,應充分考慮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要求,恰當處理知識、能力、素質間的有機關系。在設置教學計劃時,以建立知識體系為基礎,以培養能力為關鍵,有效提高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養。在教學計劃中,明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式,構建完善的、各式各樣的課程體系,不僅要處理好知識結構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還應處理好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之間的關系。其中,必修課程主要包括統計學、國際經濟學、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經濟法等,確保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從專業能力培養出發構建課程模塊,主要劃分為進出口貿易活動的綜合能力培養、外貿英語應用能力培養、防范貿易風險能力培養等。
3.深化改革教學方式方法
其一,恰當處理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教師應采取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實施創造性的交互教學,教師要精煉講解理論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多時間去練習、思考、交流和討論,促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這樣一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在未來工作中才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進而大大提高其整體業務能力。其二,深化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方法。為促使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在就業后與市場、企業崗位工作需要相符,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關注外貿行業動態以及人才需求變化,并隨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與體系,將最新成果及時傳送給學生。其三,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方法。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更新發展,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推廣雙語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網絡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內容與市場動態,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程內容,進而實現教學目標。提倡教師多用案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等方法,可設置虛擬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實施聯合教學,邀請校外專業人士進校任職,尤其是實踐性比較強的業務課程,更需要有經驗的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實時動態變化,不斷完善知識體系,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還應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為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4.完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
首先,加強校內專業實踐環節??山H經濟與貿易模擬實驗室,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意識的培養。除了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外,國際經濟與貿易模擬實驗室的建設還需要配置國際結算、海關申報等模擬操作軟件系統,以便于學生能夠在仿真環境中完成整個業務流程,實時掌握進出口貿易的過程,如報盤、填寫單據、國際結算、報關等。教師可以通過系統教學軟件全方位客觀評價學生的實踐操作結果。若想要再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實踐操作能力,還可以配置國際金融模擬操作系統、國際物流模擬操作系統、ERP企業管理模擬操作系統,使學生熟練掌握業務操作,并具備一定的輔助操作能力,進而適應社會與企業發展需求。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外資源。高職院校應與外貿企業、金融機構之間構建有機聯系,積極為學生創建堅實的、完善的實訓基地,提供更加專業的實訓平臺,確保學生能夠與工作崗位相接觸,并以此實踐訓練平臺為輔助,完成實習任務。
5.強化學生英語水平
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與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高職院校應該同時加強課內與課外的雙重作用,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首先,教師應在課內教學過程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情境模擬方式,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該工作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進行。高職院校還應該聘請有經驗的外教糾正學生的發音,確保其有良好的口語水平;應采取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勞逸結合,在娛樂中學習知識,熟練掌握英語知識和發音技巧。其次,教師在課外教學過程中,應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參加一些留學生派對,與外國人多接觸,在一定的環境下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英語角類的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院校可以與國外學校相互合作,挑選一些學生作為交換生,全面提高其整體水平。
6.進一步構建健全的師資隊伍
為了實現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必須建立一支合格的、完善的師資隊伍。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體系,還要具備扎實的實踐經驗。第一,努力建設專業師資隊伍。對此,可以利用“送、下、帶、引、聘”一系列方式,其中,“送”就是選擇一些教師出國深造,主要針對具備良好實踐能力,但是理論基礎較差的教師;“下”是指鼓勵教師進入基層參加鍛煉;“帶”則是指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引”是從國際經濟與貿易企業中吸收一些人才承擔教師工作;“聘”是邀請專家、企業家擔當客座教授。第二,借鑒國外成功的師資隊伍建設方法,聘請實踐經驗豐富和文化素養較高的專業人才作為兼職教師,構建一支健全的校外兼職師資隊伍。
結 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應以市場和行業需求為導向,以素質教育作為基礎,切實結合理論與實踐,采取行之有效的、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策略。在優化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提高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與素養,確保其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滿足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唐娟:《高職院校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青春歲月》2014年第10期。
[2]黃艷:《關于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考》,《科技創新導報》2016年第11期,第161-162頁。
[3]李雪:《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對策研究》,《商場現代化》2014年第20期,第25-26頁。
[4]劉賢達:《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究》,《北極光》2016年第4期。
[5]易珊珊:《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研究》,《才智》2014年第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