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及應用
作者:楊曉華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9-02-18 11:42:3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重視程度的加強,以及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的需求相對也發生了轉變,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藝術設計里。高校跟隨著大眾審美形勢的變化和審美需求,開設很多與藝術設計相關的專業,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在未來,我國傳統文化還需要推廣和應用到更多的領域之中,從而促使我國傳統文化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及應用現狀,并且提出了將中國傳統文化科學地、有步驟地融入到藝術設計教育之中的對策及建議,以期對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及應用有些許借鑒之用。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藝術設計教育 傳承 應用
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現狀
1.藝術設計教育趨向技能化
對于藝術設計教育來說,其宗旨是培養創造型設計人才,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藝術設計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技能,而這將會使藝術設計教育漸漸轉變為技能化的教育。然而對于這種只重視技能教育而忽視學生人文教育培養的藝術設計教育來說,與我國對傳統文化教育的發展理念不相符合。與此同時,隨著高校的擴招及藝術院校數量的增加,藝術設計教育專業的招生門檻降低,弱化了對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偏重專業性方面的培養,這使得藝術設計教育在綜合性方面日漸變弱,從而造成高校藝術生綜合素養偏低情況的產生。在這種狀況下,高校很難培育出德才兼備的全面型的藝術設計人才。
2.藝術設計教育趨向邊緣化
在各大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非課程化之下,導致了藝術設計教育逐漸地趨向于邊緣化教育。由于藝術設計課程受到傳統教學體制的限制和影響,弱化了對傳統文化的融合,因而這就使得藝術設計教育模式在規范化與系統化方面有所欠缺。
3.藝術設計教育趨向僵硬化和機械化
當前,教師在傳統藝術設計教育過程中,在課堂之上總是側重于傳授學生技能方面的知識,這樣做將會造成藝術設計教育模式不斷地朝著僵硬化與機械化的方向發展。在傳統教育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通常是照本宣科地進行理論傳授與技能培養。使得本來想象力很豐富的藝術設計教育課程變得無聊,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這就削弱了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生在專業上的成長和進步。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與交流,課堂氣氛十分壓抑,教師僵硬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則被動地學習,其學習效果不明顯,導致的結果是,老師很累,覺得該講的知識點都講了,可是學生這邊還處于茫然的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應用及價值
1.適應文化藝術市場發展的需求
從多項研究中我們發現,日漸繁榮的文化藝術市場,其對人才需求方面也逐漸呈現出不斷變化的趨勢,并且在同一個激烈競爭的領域之中,藝術設計教育也越來越多地受到多元化、民族化及區域化等方面的影響。這不僅是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商業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而且還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生產力與無窮的商機。藝術設計教育專業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在這樣的背景需求下,在人才的專業培養中,必須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應用給予相應的重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傳承和應用我國傳統文化,可以使學生在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創新過程中得到靈感,產生更多的共鳴,進而在更深程度上理解傳統文化對其自身發展的長遠意義。高校強化傳統文化方面的師資力量,提升藝術設計教育專業教師的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傳統文化的認知力,使教師本身的素質不斷提高,以更好地培養學生。
2.適應民族文化的認同需求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生活在這片肥沃而美麗的土地上的人們,身份感和歸屬感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他們的血脈之中。因此,他們對這個國家所創造出的民族文化存在著濃濃的熱愛和忠誠。由于民族文化認同感,現代教育不應該放棄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和應用,藝術設計教育是一種可以對整個社會思想和生活方式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教育,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傳統文化也是比較復雜的,在藝術設計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是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這就對執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和應用,可以促進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并且還會將學到的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推向大眾和世界,使更多的人可以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而這也是廣大藝術設計教育執教者追求的目標所在。
3.適應全民素質建設需求
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全民素質的提高。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傳承和傳播文明的主體是人民群眾,培養人民群眾的綜合素養、藝術鑒賞能力、較高的審美力等,有利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在藝術設計教育中進行傳承與應用傳統文化,將有助于提升全民綜合素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并且還有助于文化認同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使傳統文化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同時還能夠依舊保持住民族文化的特色,且使高校培養的人才更加具備時代精神與民族文化意識,他們創造出來的藝術設計作品不僅與時俱進,同時還會獨具一格。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藝術設計教育的必要性
1.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理念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大多數學生是在考試之前通過突擊性學習后考試過關的,藝術設計教育也存在這種現象。比如藝術專業的學生在考試前對藝術設計進行突擊性質的系統化訓練,這樣做的結果會導致學生藝術設計理念薄弱。因為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會通過采用繪畫的設計理念對學生進行指導,而突擊性的訓練會導致學生設計的思維限制在繪畫的理念之中,并且在藝術設計作業中會將素描筆觸作為主體。此外,對于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而言,其非常博大精深,且包容性很強,儒家、道家文化的出現,創造出大量優秀藝術設計作品,這些作品具有很強的時代特性,很好地將我勞動人民的智慧展現了出來。
2.學生的民族文化知識得到加強
我國高校中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時候會有所偏見,某種程度上來說,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高校教師在藝術設計的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西方藝術教學為主要內容,而對中國傳統文化教的比較少,這也就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缺少認識,以及不能更深層面地體會傳統文化中潛在的魅力,最終導致學生缺乏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此外,一些青年教師自身就缺乏傳統文化的教學意識和對自身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意識,這使得他們在學生學習傳統文化過程中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對一個出色的藝術設計師來說,文化基礎應當非常厚實,而且還會主動擔負起傳承文化的責任,如大部分杰出的藝術設計師創作的作品都有著濃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未來的藝術職業發展中,藝術設計師要加強自身傳統文化素養的沉淀。
3.提升學生的藝術設計水平
如今對各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來說,很多是屬于被動學習藝術設計的,他們一般都是在似懂非懂的狀態下進行藝術設計的,因而使得設計出的藝術作品沒有任何創新,有的甚至還會抄襲或者是模仿他人的作品。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學習的也是他人作品,這說明高校并不了解培養學生藝術設計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的創作能力。在市場經濟時代,藝術設計作品本身的價值主要也是取決于藝術設計作品中的文化內涵。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因此在藝術設計教育的過程中,增強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就可以促進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的提升,進而使學生作品中的文化藝術價值得到提高。同時,學生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對文化的差異性有更加正確的認識,這將有利于學生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將傳統文化的精髓靈活地應用到藝術設計中。
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與應用建議
1.構建新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
各大院校針對藝術設計教育,首先需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相關的課程體系中,這有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吸收,同時在傳統文化方面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其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其次需要針對不同年級的專業課程內容適當地增加傳統文化課程,同時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而設置傳統文化與民俗特色方面的課程。最后需要針對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情況,設置與文化相關的選修課程, 使得藝術設計課程體系更趨向于豐富與完善。
2.有選擇地引入傳統文化理念
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實際教學情況讓學生主動觀察或者發現蘊藏在藝術設計作品中的傳統文化,并且對藝術作品中蘊藏的傳統文化是如何展現出來的進行分析和研究,借此激發學生的藝術設計創作思維。此外,在對藝術設計作品進行創作時,借助傳統文化帶動學生的藝術創作,有助于學生能更好地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3.開發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模式
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上師生、生生熱烈而有效的互動,不僅將學生對藝術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而且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能夠對自己創作設計的作品的創意理念進行全面闡述,老師還可以讓生生之間互評。此外,可以讓學生針對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理念結合下所創作出的作品的創意進行相互交流溝通,課程結束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匯總。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更加具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 語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和沉淀,凝聚了我國各族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對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有著巨大的借鑒意義,同還對全球現代藝術設計理念有著巨大的借鑒意義。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可以給藝術設計教育賦予新的內涵和形式,使其更有深度和生命力。把傳統文化融入藝術設計教育之中,藝術設計教育得到長遠發展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也能得到傳承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崇嶺:《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運用》,《藝術科技》2016年第29卷第5期。
[2]許冬:《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與運用探究》,《大眾文藝》2016年第17期。
[3]吳寧:《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與運用》,《藝術科技》2016年第29卷第4期,第408頁。
[4]秦蔚昀:《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與運用》,《美術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