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學教育的困境與發展出路分析
作者:劉鳳俠 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9-02-13 16:49:3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校文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為加快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貢獻了力量。文學教育對現代大學生良好品質與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新時期文學教育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高校在文學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問題。本文先對高校文學教育困境進行研究分析,然后再進行高校文學教育價值與發展出路的探討。
【關鍵詞】高等教育 文學教育 發展出路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學的需求及要求相應提高,高等教育順應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滿足社會群體對文學的高追求,對文學教育進行改革。高校在文學教育方面逐漸開始轉變,明確要求大學生在文學學習過程中必須對文學內涵有更深刻理解。然而在高校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各種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現代大學生價值觀開始發生轉變。廣大學生在報考專業時,很多學生為了以后好找工作而選擇相對熱門的專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校文學教育遇冷。同時,高校大學生在文學學習方面的興趣偏低,缺少主動學習的精神,這對高校文學教育目標順利實施造成一定影響。文學教育是高校塑造現代大學生優秀品質與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徑,正是基于此,高校文學教育必須尋找走出現實困境的道路,將高校文學教育的巨大作用有效發揮出來。
高校文學教育的困境
在文學教育發展方面,部分高校本身就對文學教育不夠重視,文學課程設置數量偏少,課程內容不夠全面。因為很多高校管理者片面地認為文學教育對學生未來就業與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有限,所以在文學課程設置方面有意減少課時,導致文學教育不能很好地得到發展。在文學教育認知方面,部分高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文學教育定位不夠明確,導致教師和學生不重視文學教育。現代社會群體重視實際的事物,很多人都認為文學教育對現實而言只是錦上添花,對社會發展產生的驅動力有限。因此,在此大環境之下,高校、教師、家長、學生等對文學學習的興趣不高,很多學生家長不贊成子女報考文學類專業。
現在的大學生多愛看娛樂方面的內容,有些學生甚至會排斥閱讀經典文學作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瀏覽娛樂節目與新聞等,就更少有專門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學生了。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就業等壓力,這些也導致其在文學閱讀方面投入的精力有限。為了緩解心理壓力等問題,大學生就可能會選擇娛樂性較強的網絡新聞或者娛樂節目等。相對于經典文學作品而言,網絡信息對現代大學生的吸引力更強。在文學教育方面,多數大學生可能會對文學作品失去閱讀耐心,在作品選擇方面更加偏向于網絡,這是因為大學生在文學作品解讀、領悟與鑒賞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大學生可能會因為對作品解讀不足或者自身的鑒賞水平有限而無法發現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會覺得這些作品讀起來沒有意思,從而可能會疏遠文學作品。在文學教育方面,現代大學生名著閱讀所占比例很小,很多大學生甚至對大眾熟知的文學作品一無所知[1]。因為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文學興趣缺失現象,所以高校文學教育發展面臨的困境較多。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文學教育傳播方式已經發生轉變,文學教育改革下的文學教學內容也已經失去了文本化的載體。在文學教育改革方面工作不到位,沒有抓住關鍵問題,這也導致文學發展逐漸偏向娛樂化。
在文學教育發展方面,高校部分任課教師對文學作品的熱情較低,在文學教育方面難以傳播正確的文學教育思想。在現代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很多高校都會適當添加文學教育內容,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對文學作品興趣不高,甚至會產生倦怠,這其中除了學生本身的原因之外,還有教師的原因。在文學教育開展方面,可能會因為文學作品選擇不恰當而無法吸引學生閱讀,教師教學方法的僵硬也會影響大學生文學的學習興趣。在文學作品鑒賞方面,高校教師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多數直接將重點內容圈畫給學生,導致學生對作品人物、作者心理與作品表達的思想等了解不足。以上這些都是限制高校文學教育發展的原因。
高校文學教育的價值
文學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點內容,對當代大學生文學情懷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互聯網時代下,現代大學生思想觀念受到的沖擊較大,可能會導致學生行為思想發生轉變。因此,必須通過文學教育工作者引導現代大學生的思想,促使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品質與人格。高校大學生知識框架構建中,文學教育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創作力,為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提供助力。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對現代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在社會改造與國家發展過程中,大學生必須對社會與自己有正確認知[2]。文學教育中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有深刻的哲理,能夠對大學生客觀認識人、事提供一定的幫助。多數大學生涉世未深,在社會改革發展過程中缺少社會經驗,擁有正確認知思想對其非常重要。在社會道德風氣方面,有一部分優良傳統沒有得到好的發揚,導致部分人受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崇尚金錢主義。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必須要堅守道德底線,發揚優良傳統,引導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高校文學教育的發展出路
1.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文學教育發展方面,高校應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建立人性化的教育環境。大學生身心發育逐漸成熟,對文學教育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開展文學教育方面,高校必須關注學生意愿,對文學教育條件、方案與方法等及時進行調整,促進教學方式合理化,使文學教育目標更加明確和完善。教師在文學教育創新發展方面應重視教學工具、教學理念與教學技術方法等的更新與應用,適當增加文學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大學生參與文學教育的積極性。在文學教育技術更新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學作品轉變成視頻課件,從而吸引大學生注意力。在文學教育活動開展方面,教師可以組織現代大學生探討文學,通過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在文學教育發展過程中,高校應增加資金投入量,對教學內容、教學設備與教學條件等進行改善,為大學生學習文學知識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3]。在文學教育內容更新發展方面,高校可以適當增加課外文學,引導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行為、閱讀思想等。高校可以從課外文學中選取部分傳遞正能量與具有一定文學價值的作品,使文學教育內容更加豐富。
2.重視互聯網的開發與運用
在文學教育發展方面,高校應重視信息技術的更新與應用,通過互聯網加快文學傳播速度,將文學教育的內容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互聯網是突破傳統教育的有效方式,能夠實現文學教育創新發展,對高校文學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推動作用。在文學教育發展過程中,高校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文學資源整合,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學價值觀念。在文學課程教學方面,高校教師應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巨大作用,通過網絡平臺上公開課。同時,高校可以利用網絡傳播手段組織文學講座,邀請文學方面的專家、學者講課,使大學生能從多方面了解文學知識,進而將文學和社會發展連接起來,從而發揮出文學的巨大作用。在互聯網發展方面,高校可以建立網絡文學教育平臺,開發移動終端,使學生能夠通過移動終端或者平臺了解文學方面的最新知識、理論與成果等[4]。在網絡文學傳播方面,高校可以根據大學生信息瀏覽習慣開發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利用百度貼吧、知乎、微博等進行文學信息內容的傳播。高校還可以在平臺內部進行文學信息內容的傳播。大學生可以在平臺中與教師開展在線互動,討論熱點文學信息,使學生在文學教育活動中切實感受到文學的巨大魅力,促進高校文學教育改革的創新發展。
3.人才培養
在高校人才教育培養方面,文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對現代大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具有一定促進作用。雖然當前很多高校都在倡導人文教育,積極探索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道德意識的培養途徑,但多數大學生在接受文學作品方面仍存在抵觸心理,這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高校在文學教育發展過程中必須提高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認識到文學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從而對文學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在文學教育管理方面,高校應注重對教師的職責管理,明確要求教師加快文學教育方法創新的步伐,提高大學生文學學習興趣,以達到培養人才的目標。現代網絡小說文化盛行,對文學作品發展造成的沖擊比較大,導致大學生對文學學習失去興趣。網絡小說也是文學組成的一部分,內容健康的網絡小說本身并無不妥,然而當前很多網絡小說缺少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向上的精神,甚至部分小說的內容充滿血腥、暴力、情色等。因此,在文學教育發展過程中必須對網絡不良小說進行抵制,避免網絡小說中的不良思想觀念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不良影響。在文學教育人才培養方面,高校可以開展文學交流活動,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與文學競賽與探討等,活躍文學學習氛圍。在大學生閱讀行為管理方面,嚴禁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瀏覽不良小說。同時,班級輔導員應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沉迷于網絡小說的大學生回歸現實生活。在文學課程設置方面,高校應注重文學課程的關聯性,在大學生各個學習階段中添加相適應的文學課程。另外,高校可以提高文學課程成績在學生學分中的權重,從而引起學生重視,激發學生文學學習的積極性。
結 語
綜上可知,文學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對當代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認識文學價值的重要作用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新時期文學教育工作可能會受到外來思想、網絡作品或者娛樂雜志等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文學教育的難度。在文學教育工作發展方面,高校不夠重視文學教育,教師和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熱情度偏低,文學教育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文學教育發展出路探索方面,高校可以從以人為本、互聯網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尋找突破,從而提高高校文學教育的質量,發揮出文學的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寧伯曉:《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索》,《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12期。
[2]伊武科:《“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探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
[3]高彩霞、董明綱:《論當今大學文學教育的價值與困境》,《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
[4]周敏:《20世紀80年代“文學熱”與大學文學教育——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為中心》,《嘉興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