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現狀和對策研究
作者:鄭 洋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12-29 10:36:5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信息素養是現代社會公民獨立學習的主要基礎與組成內容,要想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應先具備優良的信息素養。對英語教師來講,英語教學指南明確提出英語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適度應用信息技術,對提升英語教學水平、積極改革教學課程、推動教師發展進步的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英語教師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水平。
【關鍵詞】英語教師 信息技術素養 培養
計算機網絡與教育的結合,使現代教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同時,也要面對嚴峻的挑戰。教師信息化時代培養的學生應具備優良的學習能力,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師不斷提高學習能力與教學水平,特別要注重培養自身的信息素養。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教師專業素養構成的重要內容,一名教師若僅提升教學范圍內的能力,不僅會限制自身知識面,還可能經受不住信息時代的嚴峻考驗。
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現狀
筆者利用問卷結合訪談的方式,對一線英語教師進行了調研。本次調研設計的問卷包含15個問題,具體內容有信息素養培訓、信息素養意識、信息獲取途徑、信息能力、信息利用情況等。采取李克特五級評分法進行設計,根據有關統計,問卷信度較高。因此,筆者通過統計軟件統計調查數據,并對問題的平均數值與標準差進行了分析。
表1說明,大部分教師回答問題1的趨向數值超過4,基本肯定,回答問題2和3的趨向數值超過1,即不太肯定。表明教師曾經接受過圖書館檢索信息功能的培訓,但沒有系統掌握使用科學專業信息資源的方法,也未接受使用My Library有關功能的培訓,這對于經常搜索學科專業信息、開展教學研究來講,無疑是一個最大的不足。
表2說明,大部分教師回答問題4的趨向數值超過3,基本認同,回答問題5的趨向數值超過2,即不太認同。表明雖然教師已經認識到教學中應用各類信息的必要性,但還缺少采用各類信息擴展教學內容的意識。
表3說明,大部分教師在回答問題6時趨向數值超過2,即不太肯定,回答問題7和8時趨向數值超過了4,即基本贊同。也可以理解為,教師獲得教學信息的一般途徑是借閱圖書館或資料室的圖書,使用互聯網獲得信息的情況不多。
表4說明,大部分教師在回答問題9和10時趨向數值超過2,即不太認同,回答問題11和12時趨向數值超過3,代表基本同意。也可以理解為,雖然教師沒有較多的途徑獲取教學信息,但他們有辨別信息正確性的能力,能夠積極整理與加工獲得的信息,并且在教學中應用這部分信息提高教學效果。
表5說明,大部分教師在回答問題13和15的趨向數值分別超過3和4,即基本上同意,回答問題14時趨向數值超過2,即不太認同。這也表明,一線英語教師缺少有效利用信息媒介的能力。很多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光盤授課,一些教師能夠熟練采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教學課件,只有較少一部分教師注意整理網絡上的教學資源,并且通過微信群等安排學生作業、傳送閱讀文章。
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存在的問題
1.專業信息培訓不足
經過調研可知,一線英語教師雖然可以快速獲得一部分有關教學的信息,但依然無法全面認識社會信息對創新外語人才學習能力的嚴格要求,也不能正確理解信息素養能力培養對個人的重要意義,他們極少會積極參加一些圖書館開展的信息素養培訓活動。因此,很難提升獲取信息的能力,相應地在檢索、管理和整合信息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不足。極少有英語教師經常應用文獻信息檢索工具,也很少有熟練應用下載和挖掘數據性能全方位掌握某一方面研究進展的,在教學中應用這部分資源的老師更是少之又少。
2.只會運用簡單的教學信息媒介
大部分一線英語教師備課時僅參考紙質閱讀材料與參考書,教案提交形式也只是單一傳統的紙質形式。極少數英語教師雖然在閱讀教學中利用PPT,但是既沒有動畫設計,也沒有結合網絡軟件等多媒體工具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不能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選擇地推薦給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學習方式與網絡書目閱讀,因為拒絕使用電子交互學習方式,也無法為學生推薦在線學習方法。
3.英語教師信息素養能力不均衡
年輕英語教師群體信息素養能力相對較強,可以結合教學要求有目的地利用互聯網、微信等途徑獲取一部分有關教學信息資源,然后通過選擇加工,制作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應用。年齡稍長的教師信息素養能力相對薄弱,他們大多數是結合教學需要,到圖書館查閱信息,獲取一些有關教學的資料,只是個別情況下會偶爾搜索一些網絡教學信息,但無法有效加工整理,也不能熟練制作多媒體課件,一般情況下都是采取紙質資料來組織教學,課堂內容比較枯燥,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提高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對策
1.構建評價體系與激勵制度
我國當前教師職稱評定制度雖然在一些條款中明確規定了教師的一些素養,比如科研能力,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也有要求。但在培養激勵方式上依然表現出了一些不足。比如對科研能力的要求,高級教師必須在刊物上公開發表相關學科的研究性論文,但教師想要達到一定的教學水平則需要長期不斷的積累。大部分學校在培訓教師中忽略了培養信息素養,一方面沒有專業教師提供指導,另一方面也未建立科研小組,一味追求科研成果,必將影響教師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因此,教育部門應當積極引導教師建立學習小組,定期開展學習交流,同時鼓勵教師總結教學,采取潤物細無聲的培養方式,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此外,在評定職稱中也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提出要求。當前很多英語教師評定職稱需要參考公開課上能否對信息技術靈活使用,教師為了達到這一要求臨時抱佛腳,無法真正意義上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因此,相關部門一方面可以統一評價教師信息素養級別的標準,編制合理的考核標準;另一方面,創新改革評定職稱制度,增加考核次數,全面對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進行考核。
2.優化信息素養的培訓形式與內容
學校應不斷優化信息素養培訓形式。當前大多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培訓依然采取混合不同學科學習的模式,忽略了各學科特點。比如數學教師接受電子繪圖培訓,英語教師則不需要這方面培訓,若混合不同學科教師開展培訓,不僅影響培訓效果,還難以幫助教師成長。這就迫切需要分科進行培訓,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可以采取案例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來提升培訓效果,積極改進培訓內容,有利于英語教師需求的變化。目前,信息素養培訓內容牽涉大量模塊,其中包含了圖片、動畫設計以及網絡應用。學校培訓內容應密切聯系教學實際應用,聯系教學目標開展,適度增加整合信息技術和英語課程的優秀課評析,聯系專家點評,講練融合,使英語教師通過培訓提升信息素養能力。
3.構建信息素養培訓虛擬學習社區
在教師信息素養集中培訓的過程中,由于實際因素約束,難以開展分層次的信息素養培訓。此外,一種素質與技能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的培訓和積累,并非是短期可以實現的。因此,學校為了解決中期、短期培訓的不足,提升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需從長期著手,構建虛擬學習社區,高度融合長期、短期培訓。虛擬學習社區必須結合英語教師相應水平開展培訓,這一學習社區可以是網站專家設計的學習平臺,設置對應的學習模塊,為教師創造學習媒介,在虛擬教學培訓網站上彼此學習,共享信息。
4.重點提升教學信息素養
在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培訓方面,有一點需要關注,就是盡量避免出現單一圍繞信息技術設計與開發培訓的課程,而應在信息技術和英語課程融合上集中主要精力,提高教師英語教學信息素養,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服務于英語教學實際。
根據調查得知,英語教師獲取教學信息素養整體比較理想,更加喜歡通過分享資源、網絡搜索的方式獲得教學信息,很少從學校圖書館資料庫中獲取資源,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信息的傳統獲取方式。網絡信息真假難辨,教師若無法科學分辨,容易向學生傳遞不正確的信息。因此,教育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必須經常更新圖書館的信息。
調查中發現英語教師缺少信息素養意識。一方面雖然英語教師需要承受巨大的教學壓力,沒有更多精力和時間進一步提升個人的信息素養,另一方面也表現出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英語教師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一門語言,更為關鍵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學習一種文化。
學校在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培訓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教師的個人教學魅力,尊重英語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鼓勵差異性。比如,講解一首英文詩歌,一位教師采取多媒體技術,另一位教師則帶有感情地誦讀,我們不能因教學方法不同而簡單評價哪一位教師信息素養更高。只有充分尊重英語教師的個體化差異,持續提升其信息素養水平,才可以更好地服務英語教學。
結 語
在教學各個方面已經全面應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今天,信息技術結合英語課程是未來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但英語融合計算機信息技術為特色的教學改革已經出現了瓶頸。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積極主動學習,并且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課程教學中高度融合信息技術,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中提高獲取、存儲、加工、創新與評價信息的能力,全面掌握現代英語教學理論,轉變教學思想,最終優化英語教學效果。誠然,信息素養的含義也會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而出現相應的改變,英語教師就應該高度重視自身信息素養的提升,強化整合信息技術與語言學習,采取不同的信息資源,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是英語教學的要求,也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高戰榮、曲鐵華:《緘默知識視閾下的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教育》,《現代遠距離教育》2015年第2期,第57-59頁。
[2]龔婷:《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第10期,第350-354頁。
[3]李云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的相生發展》,《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第23期,第44-46頁。
[4]馬婧:《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師信息素養》,《經濟師》2004年第4期,第85-8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