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彭宏斌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寶雞
發布時間:2018-12-29 10:11:1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翻轉課堂開始漸漸應用于中學和大學的教學中,翻轉課堂帶來的便利性和優越性逐漸受到教育領域的關注。同時,科學教育也將面臨著重大改革,學校開始利用翻轉課堂來改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物理作為高校開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不僅包括理論教學,還包括實踐(實驗)教學,因此,探討翻轉課堂在物理教學上的應用對翻轉課堂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物理教學
引 言
翻轉課堂也可以稱為反轉課堂或者是顛倒課堂,簡稱為FCM。翻轉課堂的基本思想為:學生自由安排自己的課外時間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在學校的課堂時間主要用于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問題討論,交流自己所遇到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教學效果。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師課堂授課的模式,調整了課堂結構,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物理是中國教育背景下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按照教育部規劃,學生從中學開始學習物理,到大學時物理專業知識應該達到相應水平,因此,探究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階段物理學科上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大學物理學科教學現狀
目前,大學物理已成為熱門科目之一,在許多理工科高校中物理甚至是學生必須參加的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從物理學科的教學內容上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大板塊:電磁學、力學、光學、熱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由于課程知識容量大、復雜繁多,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一些高校開始不斷縮減課時。那么,如何才能解決內容繁多、學習時間不夠用的問題呢?這就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從授課模式來看,教師因為授課壓力,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知識的教學,因此,教師在每節課上就會不停地向學生講授知識,授課模式基本就是教師講課,學生聽。這種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極少,甚至根本就不和學生進行互動,造成了學生不知道如何學,教師不知道學生的問題在哪里,不能因材施教,教和學相脫節。久而久之,學生會漸漸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不想去探索物理的奧秘,只會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對學科知識進行重復背誦,并沒有將其真正地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也就談不上對物理學科知識的靈活應用了。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高校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和討論,學生對物理學科沒有興趣。雖然教師在辛苦地上課,課堂內容安排得也很飽滿,但是學生并沒有很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沒有主動吸收知識。那么,首先要對課堂管理和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使他們在課堂上積極互動,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高校普遍存在該問題的主觀原因是,高校有不同的專業,不是該專業的學生可能會認為這門課沒有自己的專業課重要,或者說高校沒有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物理的積極作用和意義。客觀原因有:學校課程安排是否合理、授課內容是否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調整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者希望能夠結合信息技術,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到物理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針對各班級的進度制作不同的教學視頻。學生在課下自由安排時間對視頻內容進行學習,隨后每個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師就不同的問題進行答疑,這樣物理課堂就會擁有活躍的氣氛,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更加熱愛物理。這種熱愛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而不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外界壓力而表現出的熱愛,因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翻轉課堂的特點
1.對課堂教學結構的調整
傳統課堂教學更像是一種“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步伐學習,不能積極主動探索知識,只是在教師授課的時候被動地接受知識,并沒有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另外,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汲取速度也存在差異,跟不上的學生可能就會變得越來越遲鈍,進而損傷他們的自信心,影響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為主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答疑和指導,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探究知識。教師僅在學生探究知識和獲取知識并且進行知識內化的過程中扮演指導者的角色。
2.對內容載體的調整
在翻轉課堂中,由傳統的課堂現場教授知識調整為制作視頻教授知識。教學視頻的制作一定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不同的問題制作不同時長的視頻,可將重要的內容或者學生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制作成稍長時長的視頻;而學生不怎么存在問題的內容或者比較容易理解的內容可制作成稍短時長的視頻,這樣學生可根據不同的時長來安排自己不同時間段的學習。教師制作的視頻與課堂現場教學不一樣,學生可以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需要進行深入理解的地方暫停或者是回放,直到自己能夠完全理解。由于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傳授,當學生忘記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學習,相對于傳統的課堂現場教學有很多方便性。
3.對學習效果檢測的調整
學生的學習是以教師制作的視頻為載體,因此在制作視頻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每個視頻后面設置針對此視頻內容的小測驗,要求學生在學完視頻之后完成該測驗。這樣學習完之后馬上完成測驗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內容,對自己不清楚、不會的地方進行自我檢測;教師也能實時監測學生完成測驗的情況,找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學生可以實時檢測自己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實時監測學生的學習程度,就能調整課堂上的交流內容,對學習情況有了更明確的掌握。
基于以上討論可知,翻轉課堂主要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使用。教師要將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制作成視頻,讓學生不再僅限于在課堂上的學習,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觀看教師的制作視頻,并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安排學習計劃。那么,課堂就可用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解答學生在課下遇到的問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發現和找出自己的問題,并與教師積極討論,提升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問題的及時解決也減少了學生學習的挫敗感,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從而使物理學科的學習現狀能夠得到改善。
翻轉課堂的優越性和作用
1.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傳統的現場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通常只能被動汲取知識。但是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根據自身情況安排不同內容的學習。教學內容以視頻為載體,學生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安排自己的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2.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
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不再受到課堂的限制,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詢問教師或者其他同學。在傳統的課堂上,因為課堂紀律的限制,不能做到學生與同學和教師之間積極討論;而在翻轉課堂上,不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能進行不同形式的討論,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3.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課堂上一般為教師授課,學生被動地聽,內容冗雜難懂,所以課堂沒有活躍的氛圍,比較沉悶;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再一味講授知識,而是與學生一起探討知識,課堂學習氛圍濃厚,活躍又不失嚴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促使學生將所學內容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當擁有越來越多的知識時,就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合理性問題
首先要思考為什么要使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選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為了減少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所以要思考如果傳統模式的自我革新能夠解決現有的問題,或者是能夠替代翻轉課堂的優勢,那么翻轉課堂再用于課堂教學中是否還是合理的,翻轉課堂自身是否也會帶來更多的問題等。
2.教學資源問題
翻轉課堂最主要的是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學生的角色以及課堂教學的結構,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將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制作成視頻。因此,對于這種視頻形式的教學資源就存在幾個問題:首先,教師制作視頻的水平。每個教師制作視頻的水平是有不同差異的,那么對教師視頻制作水平的培養就是一個問題;其次,如果對教師的視頻制作水平進行要求,那么是否又會帶來新的問題,比如說增加教師的課業負擔等;最后,網絡上已經存在很多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是否還需要自己制作視頻等。
3.評價問題
目前,我國翻轉課堂還處于實驗階段,某些高校試點比較成功,但是還有一些高校試點不成功,那么就應該對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畢竟現有的翻轉課堂還處于小范圍試用階段。因此,對于高校來說,是否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哪些科目引入翻轉課堂,都需要針對各自學校的專業和生源情況進行探究。
4.教師和學生的問題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應考慮教師和學生是否適應翻轉課堂的模式,以及如果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會給教學任務和學業任務帶來新的挑戰和問題。因此,教師和學生對翻轉課堂的受益性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和探究。
結 語
近年來,翻轉課堂開始廣泛用于大學物理的教學實踐中,使學生能夠在大學環境中更好地完成大學物理的學習。大學生的學習既具有自主性又有探索性,翻轉課堂的應用不僅使學生深化了知識,還使其在學習能力上有質的飛躍。大學物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經驗表明,雖然該模式對提高大學物理教學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任何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以及方法都需要完善。根據以往經驗可以發現,翻轉課堂雖然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在將翻轉課堂引入課堂教學之后,不能只看到它所能帶來的好處,還應該考慮大學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適合每一個學生,對不能適應這種新教學模式的學生,教師該如何對他們進行授課。所以,高校和教師也要更多地關注新方法可能帶來的問題和困難,要使學生能夠在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受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董黎明、焦寶聰:《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電化教育究》2014年第7期,第108-113頁。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遠程教育志雜志》2012年第4期,第46-51頁。
[3]劉艷:《翻轉課堂:應如何實現有效翻轉》,《中國高等教育》2015年第19期,第57-59頁。
[4]周文芳:《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物理〉課程“翻轉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年第10期,第143-144頁。
[5]宋金璠、郭新峰、石明吉、陳蘭莉:《翻轉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年第3期,第33-39頁。
[6]吳峰、朱錫芳、鄒全、相入喜:《基于翻轉課堂的應用型本科實驗教學方法研究》,《現代教育技術》2015年第5期,第91-96頁。
[7]吳肖、熊建文:《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及支撐平臺的研究》,《物理實驗》2015年第10期,第11-14頁。
[8]龍映宏、楊紅衛、陳明銳:《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探討》,《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第2期,第195-200頁。
[9]楊春梅:《高等教育翻轉課堂研究綜述》,《江蘇高教》2016年第1期,第59-63頁。
[10]劉英:《基于“翻轉課堂”的課程教學改革》,《中國高等教育》2016年第18期,第36-3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