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理性思考
作者:王 力 西安思源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12-29 09:58: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在此基礎上,構建拓展訓練教學模式應以學生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創造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體育教學水平。拓展訓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強化其思維能力及綜合素質。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引進拓展訓練,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還可以顯著提高團隊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目前的體育拓展訓練教學中,依舊存在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針對這些問題,高校應制訂行之有效的拓展訓練教學策略,并通過教學設計進行實踐訓練,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 實施 拓展訓練
引 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建設都需要以人才為基礎,這就要求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生不僅要身體健康,還需要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責任意識、團隊合作意識。體育作為群體性、廣泛性的社會活動,既能幫助人們鍛煉身體素質,又有助于人們形成堅強、勇敢的堅毅性格。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其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體能訓練、心理素質訓練、管理能力訓練、人格訓練等。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模式,并依據所處環境與資源條件,科學安排訓練項目,充分挖掘學生的深層潛力。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現實意義
1.利于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營造了全新的課堂環境,生動了課程內容,豐富了教學體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實施拓展訓練,實現了訓練項目的多樣化,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始終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使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升。
2.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拓展訓練能夠將學生的主體性全面激發出來。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之前,教師處于主導位置,以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為載體引導學生訓練。但是,實施拓展訓練后,主張以學生為主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提高了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3.利于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不僅可以加強身體鍛煉,還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身心健康發展。拓展訓練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強化其心理素質。在參加拓展訓練時,學生會不斷挑戰身體和心理的極限,形成勇敢堅強的特性,提高心理承壓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1]
4.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現代化社會要求人才應是復合型的,即具備專業知識、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而這一要求,直接為體育教學指明了方向。通過實施拓展訓練,強化學生綜合素質,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還能使其養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這是教育教學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在教育中,體育教學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其與學生專項素質和全面發展息息相關,所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現階段,拓展訓練在各行各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效果也比較顯著。[2]
5.與體育教學的目的一致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以體育課的形式加強學生的體育訓練,不斷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機能,增強心理素質,使其實現全方面發展。而拓展訓練主要是以訓練的形式使學生具備較好的身心素質、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所以說,體育教學與拓展訓練的目的是一致的,實現兩者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3]
拓展訓練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時存在的主要問題
1.硬件不完善,經費不足
現階段,一些高校對體育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在經費投入上明顯不足,導致大多數拓展訓練由于硬件設施不完善難以順利進行。比如,射箭和攀巖等訓練項目對器材與場所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因為經費不足、投入不夠,使得這些拓展訓練項目難以深入開展,造成教學效果不顯著。
2.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全面
一些拓展訓練導師尚未接受過專業的教育與培訓,專業素質相對較差,且沒有熟練掌握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直接影響了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導致拓展訓練項目無法有序開展。
3.安全管理有待進一步強化
在進行拓展訓練時,最關鍵的就是安全,大學生對于拓展訓練的興趣是比較高的,但是,對于危險性卻缺乏一定的認識,這就需要專業教師給予正確引導,否則將會直接威脅學生的人身安全。因此,高校在開展拓展訓練項目時,必須全面強化安全管理。
4.課程設計不科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安排不科學,是高校體育教育的主要問題。體育課程的課時設置不充足、課程內容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各高校對拓展訓練的認識不一,因此側重點也不同。現階段,高校尚未構建統一規范的拓展訓練教學模式,也正因如此,教師只能自行設計教學環節,因此,就要求教師應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該能力直接影響著拓展訓練的教學水平與質量。[4]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有效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模式難以落實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學理念太過落后,沒有實現根本性轉變。所以,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轉變教學理念,嘗試汲取國內外先進理念,以自身教學特點為基礎,全面更新和創新教學理念。另外,高校要有效強化拓展訓練的意識,切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開展拓展訓練選修課
由于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有所差異,拓展訓練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具有一定的難度,對學生的身心素質要求也很高。對此,實行拓展訓練時,需要結合學生身體素質,注意個性化差異,合理設置訓練項目。首先,在體育拓展訓練的實施過程中,應直接引進部分相對簡單的、透明化的、開放性高的項目,以必修課的形式強制學生積極參與。其次,高校體育拓展訓練還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高校應適當引進高難度項目。而難度較高的項目應該以選修課形式安排,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差異化、針對性選擇合適自己的訓練項目。在進行項目設計時,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適當增添拓展訓練個性化項目,督促學生以自身需求和興趣為條件,自主選擇訓練項目和課程內容,促使學生在實現綜合發展的同時,也實現個性化發展。
3.培養專業拓展訓練師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創造一支專業的拓展訓練師資隊伍,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訓練能力與專業素養。在此基礎上,還應加大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力度,以各種交流學習和培訓不斷優化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技能。高校應創造輕松、自由的訓練氛圍與校園文化,以定期比賽、校際比賽、娛樂活動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體育拓展訓練需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教師也應與時俱進,實時更新和優化訓練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證拓展訓練的效果。
4.優化拓展訓練器材與場地
一般的體育拓展訓練項目對場地和設施設備的要求并不是特別高,主要場地足夠寬敞便可以開展。所以,高校應為拓展訓練配置合適的場所與器材。而團隊合作訓練項目對場地和器材設施設備的要求比較高,對此,就需要全面優化器材設施,適當縮減項目成本,提高拓展訓練水平與質量。在開展體育拓展訓練時,應不斷改善器材的組合,實現器材利用率最大化,特別是難以定向使用的體育器材,可以循環利用,這樣在確保訓練有序開展的基礎上盡量節約成本。
5.引進俱樂部拓展訓練教學模式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拓展訓練,可以采用俱樂部教學模式,以拓展訓練項目為中心,以學生興趣愛好、身心素質為基礎,制訂個性化、針對性的優質服務。相關部門可以借鑒并吸取校外俱樂部模式的精華,不斷優化和完善拓展訓練俱樂部,并培養優秀的專業教師,依據學生的個性特質,積極開展拓展訓練。[5]
6.加強拓展訓練教學組織多元化管理
教學組織多元化管理主要分為三方面,即經費投入、安全管理、管理機構。其中,在經費投入上,高校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置各式各樣的器材。而為了保證場地和器材資源得到優化配置、高效利用,并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可以在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對外開放。在安全管理上,應全方位落實設施設備的安全性,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拓展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全程監管,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同時,提高教學實效性。[6]
高校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課程的設計
1.內容選擇
在選擇訓練器材時可以劃分三部分:其一,需要簡單器材,傳球、木人梯、獨木橋、橡皮筋、呼啦圈等訓練項目。其二,需要復雜器材,求生墻、七巧板、電網、信任背摔等訓練項目。其三,不需要器材,仰臥起坐、千斤頂、成語接龍、傳遞信息等訓練項目。另外,還有野外基地訓練,可以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如單杠、穿越、攀巖等訓練項目。
2.時間安排
進行冒險式的拓展訓練時,想要在提高學生動作技能的訓練項目中進一步確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緒情感能力,教師需要先詳細介紹拓展訓練的具體內容,并明確任務,然后做好準備工作,并適當安排團隊合作項目,集體進行團隊建設活動以決定的更多問題,同時還可以實行責任制,安排好小組項目和任務,由學生自行挑戰,開展實用性訓練。
3.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主要分為三步,即準備活動部門——基本活動部分——結束部分。第一步,教師簡單概述活動,并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第二步,教師觀察學生的語言、行為、心理動態等,進行詳細記錄,在體驗分享時以便于回憶當時場景。在進行訓練時,教師應對學生遇到的誤區及時給予啟示。第三步,分享并回顧活動,教師明確要求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學生與教師彼此之間要深入交流心得體會,教師應正確指導,并加以總結。
4.評價考核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項目時,應進行評價考核,可采取小組檔案的方式,教師詳細記錄學生的具體表現與進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并以此鼓勵學生更加認真、主動地學習。
結 語
總而言之,拓展訓練具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對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需求,不僅可以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優秀人才,還能夠調動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實現身心健康發展。這就需要高校對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項目不斷優化,及時更新訓練的具體內容,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實行針對性的訓練項目,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礎上,高校還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實行俱樂部教學模式,采取個性化拓展訓練,從而全面提高體育教學的水平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顏穎:《對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的思考》,《才智》2016年第2期,第73頁。
[2]魏卓民、溫志宏:《大學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的相關思考》,《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第6卷第36期,第66-67頁。
[3]邱利川:《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理性思考》,《當代體育科技》2015年第35期,第43-44頁。
[4]王東坡:《高校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開展》,《大觀》2016年第5期。
[5]呂博:《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理性思考》,《體育時空》2016年第18期。
[6]方達泉:《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探討》,《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年第7X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