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熏染 筑夢成長

大山環繞,澗深溪長,民風淳樸,這是西鄉東南隅最偏遠的大河鎮。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物質匱乏,經濟落后,沒有樓房工廠,只有勤勞樸實、吃苦耐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我,就出生在這個年代這個鎮上的小村莊。與眾不同的是,我有走出大山的雄心壯志和奮斗不息的夢想。

大河鎮是紅色鄉鎮。作為在紅色土地上生長的大河兒女,我從小就喜歡圍著老一輩,聽他們述說親身經歷或他們聽聞的革命先烈的事跡。在那個懵懂的年紀,我幼小的心靈被那些無名英雄無私奉獻與熱血報國的情懷而震撼。上小學讀了好多英雄人物的事跡,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雷鋒……漸漸發現了英雄人物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共產黨員。于是在我心中默默崇拜著共產黨員,開始萌生不小的夢想——當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窮則思變 回報家鄉

土地貧瘠,鄉村落后。遙想少年時光,家庭貧寒,缺吃少穿,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和精神時常鼓舞著我。我又開始了“窮則思變”:怎樣才能改變我的人生、家庭和家鄉?

家鄉師資欠缺,任課老師東拼西湊,勉強支撐教學。面對困境,我毫不氣餒,不退縮,越挫越勇,艱難地讀完小學,憑著一股韌勁,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初中,擔任班級學習委員,刻苦學習、積極表現、執著追求,如愿以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發誓要當一名英雄,像毛澤東一樣,建設家鄉,為國家作貢獻。三年的歷練和努力,我順利考入陜西省城固師范學校。在鄉親們的稱贊聲中,我決心要學有所成,重返大山,為家鄉作貢獻。

“不服輸,能吃苦”是大山里孩子最優秀的品質。我始終相信,城里孩子能做到的,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做到!讀城師后,我學習積極主動,勇于承擔班務活動,進取心更強了。畢業時,我獲得了“優秀學生干部”“先進個人”等稱號,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準備還鄉教書育人。

不忘初心 重返大山

不經歷磨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夢想之花在肥沃的土地上才能鮮艷美麗地盛開。

九十年代,西鄉縣邊遠山區師資尤為匱乏。1992年7月畢業,我毅然選擇回家鄉教書。背起行囊,懷揣夢想,我來到家鄉的樓房小學。艱難困苦的環境,都無法抵擋我心中那份對教書育人的熱愛和無限追求。本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我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在五年的班主任和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的職業生涯里,我工作成效顯著,成為鄉黨委的重點培養對象。1995年5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發誓要為貧困山區基礎教育事業而奮斗一生。

入黨以后,受學校老黨員同志們的影響,我積極發揮年輕黨員的帶頭作用,作風嚴謹,引領示范,帶動民辦教師,認真教書育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入黨初心,受到學生及家長的喜愛。看到學生們畢業后走上各自的崗位,闖蕩出自己的事業,為大河作出了貢獻,我心中無比自豪。想來,當初重返大山教書的選擇是正確的,立志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是明智的。

抓鐵留痕 砥礪前行

此后,我先后被調入大河九年制學校、板橋中學(現西鄉六中)、私渡鎮九年制學校、沙河鎮初級中學、西鄉三中工作,分別擔任學校的團委書記、政教副主任、副校長、校長之職。

新學校新崗位,就要適應新環境。我要承擔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還要抓德育、愛國主義教育。我虛心學習,不斷進取,為了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不斷努力。貧困大山的孩子,若要出人頭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求學,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那個年代,物質條件艱苦,人們思想禁錮,普遍不重視教育。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逢周末,我深入學生家中做家訪。不為別的,就為可愛的學生、熱情的家長和淳樸的父老鄉親們。我感嘆,還是要走出大山,才能有出息,成為杰出的人才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們成績優異,大批被送往高中或高職就讀,順利考上大學,步入社會,遍及各行各業,有老師、醫生、公務員、企業家……實踐證明,我的堅持和執拗是正確的,是經得起現實的考驗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即使拖垮了身體,我無怨無悔。我知道,受得起磨難經得住考驗,不向組織擺條件的共產黨員才是合格的。

改革創新 與時俱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學校管理中,我倍加珍惜黨對我的考驗和信任,認真工作,不畏懼,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充電”,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積極探索,調整思路,大膽改革創新。

為了工作,我不講情面,嚴要求,讓很多人心里極不樂意,但確實改變了學校紀律散漫、無時間觀念的亂象;在積極探索德育新辦法時,我出重拳、新招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以身作則,以德化人,行之有效。與此同時,我的班級管理論文《潤物無聲勝有聲》獲國家級獎勵,領導給予高度評價,多次贊賞表揚。在愛心人士和得力助手們的幫助下,我推行傳統文化進校園,校園中明禮守規,感恩好學蔚然成風,迎來不少愛心人士、企業家為校捐款捐書。兄弟學校紛紛借鑒,效仿學習。我親率師生修路,改善學校周邊環境,消除安全隱患,方便師生,惠及鄉鄰,感動了村支書,親自送來贊助費;2008年災后重建競標,我的匯報贏得好評,可口可樂公司當即捐助100萬……學校發展,蒸蒸日上,連年受到表彰,我也因此連續被評為“優秀”,被西鄉縣委評為“創建教育強縣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群眾和社會的認可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一直以來,我積極宣傳和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學習講話精神,抓黨建,助力教育脫貧,奮力追趕超越,增強了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

多年的奮斗,我明白了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與時俱進,勇于擔當,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任重道遠 追趕超越

樸實的大山情懷告誡我: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人不忘本,做事不半途而廢。二十六載的教育生涯,十余年的校長經歷,對于大山走出來的我,似乎該是滿滿的成就感,但實際步履維艱。

共產黨的黨性警示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群眾,向黨中央看齊;顧大局,守規矩,聽黨指揮,彰顯黨員本色;不斷學習,更新觀念,堅持立德樹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廉潔奉獻,不計名利,清白做人,踏實做事。

新的使命和挑戰,激勵著我奮勇前行,扎根一線,做好西鄉基礎教育,繼續追趕超越,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孩子的終身幸福做奠基,為西鄉文明進步做實事。

憶昔日輝煌,迎今朝超越,任重道遠。

我愿意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大山情懷向黨立下誓言:不忘初心,兢兢業業,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奮斗終生!